[发明专利]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6481.3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重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F1/00;B65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垃圾 智能 清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包括:投放站,内置有多个投放机,每个投放机分别对应一个垃圾桶;不同类别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投放机内,经过投放机处理后存储在对应的垃圾桶内;垃圾桶,包括顶部边缘、底部边缘,所述顶部边缘、底部边缘分别外凸出垃圾桶的桶体;清运机器人,用于将垃圾桶在投放站和存放站之间输送,并实现垃圾桶在投放站和存放站的自动装卸;存放站,用于存放从投放站搬运来的垃圾桶,并将空闲垃圾桶输送至清运机器人上,利用清运机器人向投放站补充取出的垃圾桶;服务器,分别与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的信息,并向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发送控制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及清运输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
背景技术
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个相对机械且繁琐的劳动,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目前大多居民区已经要求下楼分类投放垃圾。这种方式表面上看确实有一定的绿色、环保效果,实际上造成的资源消耗更大,因为每户居民分别下来投放,如果乘坐电梯,电梯的实际运行次数将会大量增加,实际上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得不偿失。但是采用在居民楼内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分类时需要提供至少3个垃圾桶(主流4个)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存放,这就造成了清运数量直接增加几倍,此时势必成倍增加工作量,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势必日渐明显,而且目前物业费上涨难度大,这就导致物业服务单位不可能大量增加人力成本,这也是目前采用下楼投放垃圾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有就是7层及以下的居民楼大多没有电梯,而生活的却大多是老年人,采用垃圾下楼投放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过于为难了。
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112706959A、CN112693900A等在先申请中提供了通过铺设管道,利用管道将垃圾分类打包后输送至楼下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虽然切实可行,但是需要搭建相应的管道,而对于建成的楼宇来说搭建管道并不容易,甚至不可行。因此申请人在本案中提出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其在每层楼中通过投放机进行垃圾分类存放,然后利用清运机器人将垃圾进行清运。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宇垃圾智能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放站,内置有多个投放机,每个投放机分别对应一个垃圾桶;不同类别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投放机内,经过投放机处理后存储在对应的垃圾桶内;
垃圾桶,用于存放垃圾,垃圾桶包括顶部边缘、底部边缘,所述顶部边缘、底部边缘分别外凸出垃圾桶的桶体;
清运机器人,用于将垃圾桶在投放站和存放站之间输送,并实现垃圾桶在投放站和存放站的自动装卸;
存放站,用于存放从投放站搬运来的垃圾桶,并将空闲垃圾桶输送至清运机器人上,利用清运机器人向投放站补充取出的垃圾桶;
服务器,分别与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的信息,并向投放站、清运机器人、存放站发送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投放站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垃圾桶内,再利用清运机器人清运垃圾桶至存放站存放,然后将存放站内空闲的垃圾桶输送至投放机内安装,整个过程可以实现无人化、智能化,从而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同时还能大大提高清运效率、清运的及时性、提高物业服务效率,比较符合目前楼层中可以摆放投放站的楼宇。
2、本发明的牵拉机能够与清运机器人配合,从而将拉绳座上拉至与垃圾桶的顶部边缘卡紧,从而使得清运机器人能够通过拉绳绑紧垃圾桶以防止垃圾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倾倒。同时牵拉机还能将拉绳座从顶部边缘取下并协助拉绳座复位,从而实现垃圾桶的卸载。牵拉机的设计大大方便了的垃圾桶与清运机器人的装卸,从而大大利于楼宇垃圾的自动化、智能化清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重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重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