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6908.X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旋几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4;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恒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47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000号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要素 调度 远程 维系 | ||
1.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远程运维模式、数据存储模块和消息推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的温度、湿度、电流、电压、负载、液压油、润滑油和夹紧力,并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工艺参数的设定;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展示生产线上设备的布局信息以及基础运行信息,并通过软件界面显示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如果有报警,则进行红色提示;通过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具体设备可查看具体的刀具信息;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包括用户登录系统和现场物料问题反馈系统;
所述现场物料问题反馈系统包括新建异常和异常查看;
所述远程运维模块包括刀具寿命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和异常报警管理;
所述消息推送模块用于将设备运行时的数据推送给后台终端,并采用分级推送的方式,将不同的消息推送给不同的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寿命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建立刀具型号、刀具件号、刀具寿命整体工件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表;
S12、通过从数据存储模块实时读取刀具芯片中的刀具件号、加工工件数、开始加工时间、加工工件号,并对刀具的加工工件数进行累加;
S13、将S12步骤中累加的刀具的加工工件数与S11步骤中得到的关系表中的刀具寿命整体工件数进行对比,在剩余加工工件数为某一数值时,在界面上通过红色预警提示,并自动发送邮件到相关业务人员的刀具邮箱中;
S14、处理预警后,点击页面的解决按钮,取消红色预警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过程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设备号和托盘号,建立与夹具号的关系表,即通过设备号与托盘号可确定唯一的夹具号;
S22、实时从数据存储模块里读取设备号、托盘号、加工工件号、加工工件时间,并与夹具号信息对应;
S23、实时记录设备号、托盘号、夹具号、刀具型号、刀具件号、加工工件号、加工工件时间的生产过程数据,并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报警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数据:
S31、对设备的各工艺参数进行阈值设定;
S32、实时读取数据存储模块中大数据的参数值,并与设定阈值进行对比,发生超值报警后,界面进行标红提示;
S33、对于消耗物料按照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物料消耗是否异常,发生异常进行报警,并现场调整;
S34、对于夹具信号进行是否夹紧到位提示,发生异常进行报警提示,并发生报警信息至邮箱,通过员工进行调度,同时记录报警内容,存储至MES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31步骤中工艺参数阈值的设定包括:主轴温度、主轴负载、伺服轴负载、电压、电流、伺服电机温度、电器柜、车间环境温度、车间环境温度的上限制和下限值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物料问题反馈系统的操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41、输入物料编号,并支持模糊查询和扫码自动填入;
S42、选择异常问题类型,并填写响应的数据依据,点击发送按钮,数据自动推送到集约系统,并自动记录异常问题发生时间,集约系统响应后,发送响应数据到本系统,本系统记录响应时间;集约拉动物料到现场,现场确认问题后,点击解决按钮,形成闭环。
S43、按月统计物料月度异常次数和物料月度平均响应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要素调度及远程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43步骤中物料月度异常次数采用直方图进行统计分析,物料月度平均响应时间采用折线图进行统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旋几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旋几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9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