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管隧道全漂浮式基床整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7393.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王殿文;李进;潘立文;马宗豪;刘德进;苏长玺;鲍占礼;尚乾坤;赫亚锋;李竹堂;朱春峰;宋江伟;徐良;吕护生;李德洲;张浩男;贾延铄;林恒義;王鹏飞;林树栋;杨伟光;王冲;张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B3/02;E02F3/88;E02F3/90;E02F3/92;B63B35/4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漂浮 式基床整 平方 | ||
1.沉管隧道全漂浮式基床整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整平船进入施工现场,并定位于待施工区域;利用所述整平船上的GPS定位系统,通过收放所述整平船上的多根锚缆将整平船的定位精度控制在±100mm以内;每根所述锚缆的拉力不小于18t;
供料船进入施工现场,并在距所述整平船一预设距离处驻位;
移动所述整平船上的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以将所述整平船上的抛石管移动至抛石整平起点位置;调节所述整平船上各压载舱的压载水量,观察所述整平船上船体倾斜仪的数值,以将所述整平船调整到水平状态;
下放所述抛石管至施工高度,所述供料船将石料输送至抛石管内,通过移动所述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带动所述抛石管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在此期间,实时读取所述船体倾斜仪的数值,并据此实时调节各所述压载舱的压载水量,以使所述整平船在基床铺设整平过程中时刻保持水平;
所述沉管隧道全漂浮式基床整平方法不包括插桩步骤,所述整平船在全漂浮状态下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
所述抛石管的底部安装有整平头,所述整平头进一步包括刮刀和多个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连接于抛石管的底部,所述液压油缸的伸长端与刮刀的顶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带动刮刀上下移动;所述液压油缸上设有与所述整平船的测控系统通信连接的测长传感器,以将所述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实时传输到测控系统;
当在涨潮时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时,首先使所述液压油缸处于未伸长状态,然后下放所述抛石管使刮刀的底面到达涨潮施工高度,所述涨潮施工高度为基床的设计标高以及液压油缸的预设最小行程之和;启动所述液压油缸使其向外伸出以使刮刀的底面到达基床的设计标高位置,所述测控系统记录此时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移动所述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以带动刮刀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在此期间,所述测控系统根据监测到的涨潮高度变化自动增加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以使所述刮刀的底面高程与基床的设计标高时刻保持一致;当所述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达到预设最大行程后,首先使所述液压油缸回缩至未伸长状态,然后再次下放所述抛石管并使刮刀的底面重新到达所述涨潮施工高度,接着启动所述液压油缸使其向外伸出以使刮刀的底面到达基床的设计标高位置,然后继续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
当在落潮时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时,首先使所述液压油缸处于未伸长状态,然后下放所述抛石管使刮刀的底面到达落潮施工高度,所述落潮施工高度为基床的设计标高以及液压油缸的预设最大行程之和;启动所述液压油缸使其向外伸出以使刮刀的底面到达基床的设计标高位置,所述测控系统记录此时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移动所述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以带动刮刀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在此期间,所述测控系统根据监测到的落潮高度变化自动缩短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以使所述刮刀的底面高程与基床的设计标高时刻保持一致;当所述液压油缸的伸出长度缩至预设最小行程后,首先使所述液压油缸回缩至未伸长状态,然后提升所述抛石管并使刮刀的底面重新到达所述落潮施工高度,接着启动所述液压油缸使其向外伸出以使刮刀的底面到达基床的设计标高位置,然后继续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全漂浮式基床整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船上布设有八个压载舱,八个所述压载舱分别位于船艏的左右两端、船艉的左右两端、左舷的前后两端以及右舷的前后两端,每一所述压载舱均设有第一遥控蝶阀来控制压载舱的进水或排水;通过各所述第一遥控蝶阀实时调节各压载舱的压载水量,并控制基床铺设整平过程中所述整平船船体的倾斜值在±0.08°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全漂浮式基床整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基床铺设整平作业时,所述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的移动速度均不大于2m/min,所述整平船的测控系统实时显示行走大车和行走小车的位置及行走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73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