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和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5435.X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玲;王军;尹小伟;张永涛;楚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6 | 分类号: | C02F11/06;C02F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聂午阳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系统 旁流式 原位 污水处理 工艺 | ||
1.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包括臭氧处理池(10),所述臭氧处理池(10)开设有进料口(10.10),所述臭氧处理池(10)的出料口(10.11)与厌氧处理池(11)的污泥进口(11.8)连通,所述厌氧处理池(11)开设有污泥孔(11.9),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处理池(10)包括污泥仓(10.7)、使所述污泥仓(10.7)处于密封状态的密封盖(10.1),所述污泥仓(10.7)中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污泥仓(10.7)与臭氧发生器(10.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污泥仓(10.7)内部的转轴(10.2),带动所述转轴(10.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10.2)上安装有搅拌桨(10.3),所述转轴(10.2)和所述搅拌桨(10.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桨(10.3)上开设有气孔(10.4),所述转轴(10.2)底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0.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池(11)包括仓体(11.10)、设于所述仓体(11.10)内部的第二搅拌组件、与所述仓体(11.10)相对的两面上分别开设有氮气孔(11.6)和单向排气孔(11.7),所述氮气孔(11.6)与氮气发生器(11.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横杆(11.1)和安装于所述横杆(11.1)上的转轮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安装于所述氮气孔(11.6)和所述单向排气孔(11.7)之间,且所述氮气孔(11.6)和所述单向排气孔(11.7)的连线与所述横杆(11.1)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转轮(11.2),以及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转轮(11.2)连接的氮气冲击挡条(11.3)。
6.一种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1)、初沉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和二沉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6)的出料口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减量系统中所述臭氧处理池(1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厌氧处理池(11)的所述污泥孔(11.9)与所述厌氧池(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池(12),所述污泥浓缩池(12)的进料口分别与所述初沉池(2)的出料口、所述二沉池(6)的出料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通的高效沉淀池(7)、反硝化滤池(8)和紫外消毒池(9),所述二沉池(6)的出水口与所述高效沉淀池(7)的进水口连通。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进入A2O工艺处理,污泥从所述二沉池(6)排出,部分污泥进入所述臭氧处理池(10)中;
S2、部分污泥在所述臭氧处理池(10)中进行溶胞-隐形生长反应和解偶联代谢反应,臭氧输入压力为10psi,流量为150g/min;
S3、S2中反应后的产物进入所述厌氧处理池(11)反应,通入臭氧的总量与所述臭氧处理池中污泥总处理量之间的关系为200~300mgO3/gVSS污泥;
S4、S3中反应后的产物进入所述厌氧池(3),氮气输入压力100psi,流量为80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旁流式原位污泥减量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间歇通入臭氧,间隔的周期为1-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54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体快装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