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涡轮增压机的废气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9848.5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T·特里斯;F·哈斯林格;V·蒂奇;F·施塔克;N·罗迪克;C·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BMTS科技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鹰律师事务所 50274 | 代理人: | 唐超尘;刘贻行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涡轮 增压 气门 组件 | ||
1.用于包括涡轮机壳体(10)的涡轮增压机的废气门组件,所述涡轮机壳体具有轴承容纳部(19),其中,所述轴承容纳部(19)容纳轴承套(50),所述轴承套具有孔(51),或其中,所述轴承容纳部形成孔(51),其中,所述孔(51)容纳轴(31),所述轴具有第一轴端部(31.1),所述第一轴端部布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中,并且所述轴具有第二轴端部(31.2),所述第二轴端部被保持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之外,其中,所述轴(31)在其第一轴端部(31.1)上耦联到废气门活动板(37)上,所述废气门活动板布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中,以在闭合位置中封闭废气门通道(15)并且在打开位置中释放废气门通道(15),其中,所述轴(31)在其第二轴端部(31.2)上、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之外承载操作杆(24),其中,所述轴承套(50)具有第二轴承套端部(53),所述第二轴承套端部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的外侧的区域中与所述操作杆(24)相对而置,或其中,所述涡轮机壳体在外侧以壳体面与所述操作杆(24)相对而置,其中,使用弹簧元件(40),所述弹簧元件间接地或直接地以第二弹簧端部(40.2)支撑在所述操作杆(24)的支撑面(24.2)上,并且其中,所述支撑面(24.2)至少局部地围绕所述轴(31)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壳体(10)具有压力面(18),使得所述压力面(18)沿轴(31)的轴线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轴端部(31.1)的方向相对于第二轴承套端部(53)或壳体面错位地布置,并且使得弹簧元件(40)以背离所述第二弹簧端部(40.2)的第一弹簧端部(40.1)支撑在所述涡轮机壳体(10)的压力面(18)上,以在所述压力面(18)和所述支撑面(24.2)之间产生弹簧预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24.2)环形地围绕所述第二轴承套端部(53)环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24.2)在第二轴承套端部(53)的区域中引导到所述轴承套(50)的外圆周上,使得在所述支撑面(24.2)和所述轴承套(50)的外圆周之间形成回缩部,
或所述支撑面(24.2)是加工到所述涡轮机壳体(10)中的回缩部的一部分,所述部分构造成涡轮机壳体(10)上的环形地围绕所述轴(31)环绕的阶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31)的纵轴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二轴承套端部(53)和所述操作杆(24)的与所述第二轴承套端部(53)相对而置的部分之间的轴向间距为最大0.5mm,
和/或在所述轴(31)的纵轴线的方向上,在所述支撑面(24.2)和所述压力面(18)之间的轴向间距在2mm和4mm之间的范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0)的弹簧刚度在30N/mm和100N/mm之间的范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0)在所述支撑面(24.2)和所述压力面(18)之间的区域中环形地环绕所述轴(3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弹簧环(43、44),所述弹簧环由弹簧板形成并且围绕所述轴(31)布置,其中,所述弹簧环(43、44)具有在其圆周上分布地在其面对所述第一弹簧端部(40.1)和/或所述第二弹簧端部(40.2)的区域上交替的抬升部(43.2、44.2)和凹陷部(43.1、4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抬升部(43.2、44.2)和/或所述凹陷部(43.1、44.1)的所述弹簧环(43、44)构造成波纹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环(43、44)在其面对所述第一弹簧端部(40.1)和/或所述第二弹簧端部(40.2)的区域中具有两个至五个抬升部或凹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MTS科技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BMTS科技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8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硬件加速指令
- 下一篇:根据路面的地形特征对车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