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5460.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付沈斌;王俊刚;郭超略;万冬元;唐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5/145 | 分类号: | F02P5/145;F02P3/04;F02P3/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郭琳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点火 控制系统 | ||
1.一种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
点火开关检测模块,所述点火开关检测模块分别与点火开关及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获取点火开关的启动信号,并将启动信号输入到控制模块中;
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发动机凸轮位置传感器及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发动机凸轮位置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控制模块中;
气缸数量检测模块,所述气缸数量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当前发动机气缸设置数量,并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分电输出模块,所述分电输出模块一端用于连接点火开关,另一端用于通过分电器连接点火活塞;
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一端用于连接点火开关的保险丝,另一端用于通过点火线圈连接到分电器;
点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点火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点火模块输出点火指令,所述点火模块通过所述升压模块连接点火线圈;
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点火开关的启动信号后,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信号确定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根据气缸数量检测模块的输入信号确定点火顺序和点火间隔角,从而向点火模块输出点火指令,通过升压模块、点火线圈和分电器,控制点火活塞点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开关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接后一端用于连接点火开关,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一端接入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后共点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后共点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磁珠、PNP管组和NPN管组;
所述PNP管组包括至少两级PNP型三极管,所述NPN管组包括至少两级NPN型三极管;
所述磁珠一端用于连接发动机凸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另一端串接至少一个限流电阻后依次连接所述PNP管组、所述NPN管组和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数量检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至少一路分压回路,所述第三电阻一端连接外部电压,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至少一路所述分压回路一端接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另一端通过外接导线接地;所述分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串接的分压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电流方向指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包括开关控制器、至少一个第一三极管、分压输出回路和控制输出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外部电压,并接入到所述开关控制器的RC脚;
所述开关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所述开关控制器的振荡频率,所述开关控制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三极管向外输出与所述第一三极管输入信号时间同步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后级器件的通断;
所述分压输出回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电阻和若干分压输出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若干个所述分压输出电阻依次串接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向外输出分压输出电压,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入到任意两个所述分压输出电阻之间;
所述控制输出回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向外输出XX,基极通过依次串接所述第六电阻、所述第二电容后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在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之间设有接地端,所述第七电阻并接在所述第二电容两端;
所述分压输出回路与所述控制输出回路的共点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输出反馈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输入信号进行调整,以对所述点火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4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