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高精度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5527.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诗;夏嫣然;张瑞;张进;夏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微小 物体 几何 尺寸 测量 相机 高精度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高精度标定方法,微距相机景深很小,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高精度标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在微距相机工作距离处,在水平面内旋转特殊设计的棋盘格标定板并获取图像,进行相机标定。当测量位置与标定位置一致时,采用这种标定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的二维尺寸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高精度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了视觉测量技术,相机标定的精度是测量系统稳定高精度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普通相机的标定已有了简便且高精度的方法,但对于特殊成像的系统相关研究较少。在对大小为厘米级、毫米级甚至更小的物体进行高精度的几何测量时,需要使用显微相机、微距相机进行测量。在发明专利《一种摄影测量基准尺长度标定装置及使用方法》(申请号为:201811072833.3)中提到用于提取标志点中心的带有放大系统的相机,因测量精度要求高采用微距相机。微距相机通常是具有变焦镜头的高分辨率相机,具有小视场、小景深的特点,工作距离一般在10cm左右,景深极小通常在0.1mm~2mm。如标定时标定板略微倾斜时,因景深原因多数图像会出现图像部分角点离焦的情况。所以在用传统方法标定时,受景深限制只能选用小角度的清晰图像进行标定,由于各标定板间世界坐标系差异太小,容易出现奇异阵,且得出解的精度很低。
因此,本发明中因微距相机的景深极小的物理特征,采取在测量平面中进行标定,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时也将在所标定平面进行,如改变焦距则需重新标定。因微距相机分辨率高且具有放大倍率,因此清晰的棋盘格图像检点检测精度极高,且标定位置与测量位置一致,可实现高精度二维尺寸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使用传统张正友方法标定时受微距相机小视场、小景深的物理特征限制影响相机标定精度的缺陷,提供一种面向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高精度标定方法,本发明在测量平面通过四轴高精度微调装置实现棋盘格的平移及旋转运动,对图像进行角点检测,实现高精度微距相机标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面向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高精度标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微距相机视野范围内将棋盘格标定板固定在一个四轴精密微调平台上,调节四轴精密微调平台使棋盘格标定板在微距相机的工作距离附近;
(2)、调节变焦镜头改变放大倍率直至棋盘格标定板图案成像清晰且充满整个视野;
(3)、保持镜头焦距及四轴精密微调平台的高度方向,调整四轴精密微调平台使棋盘格标定板旋转至多个位置,同时拍摄棋盘格标定板图像;
(4)、对得到的所有图像进行角点检测,以棋盘格标定板左上角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将左上角第一格标记为定位信息用于角点匹配,使用张正友标定法计算相机参数矩阵,得到相机参数。
所述的棋盘格标定板是根据微距相机的视场大小、镜头的放大倍率及带有同轴光源设计的一种符合微距相机的高精度微型标定板,且棋盘格标定板成像需占满整个测量使用范围。
所述的棋盘格标定板上设有用于棋盘格标定板旋转标定时各角点准确匹配的定位信息。
步骤(1)中所述的四轴精密微调平台可调整方向分别为X方向、Y方向、Z方向以及绕Z轴旋转方向R,用于调整棋盘格标定板成像位置及标定时在同一高度平面内旋转。
所述步骤(3)中,棋盘格标定板至少旋转至3个不同位置并拍摄图像。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为微小物体几何尺寸测量的微距相机提出了标定方法,解决了微距相机因小景深的物理特征无法使用传统方法标定的问题,标定平面与测量平面一致,可实现高精度的微距相机标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标定用棋盘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