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热熔型路标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5786.9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雄;莫秋凤;黄星铭;黎演明;李超;郑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程润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D157/02 | 分类号: | C09D157/02;C09D7/62;C09D7/61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张珣 |
地址: | 53000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热熔型 路标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热熔型路标涂料,其包括石油树脂、改性玻璃微珠、改性玻璃纤维、重钙粉、石英砂、重晶石、着色颜料、助剂;所述改性玻璃微珠包括改性预混玻璃微珠和改性面撒玻璃微珠。本发明首先采用乙烯基硅氧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和预混的玻璃微珠进行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和改性预混玻璃微珠,同时采用全氟硅氧烷对面撒的玻璃微珠进行处理得到改性面撒玻璃微珠,然后将改性玻璃纤维、改性预混玻璃微珠、重钙粉、石英砂、重晶石、着色填料搅拌混合,再加入石油树脂和助剂混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加热使其充分熔融后,直接涂覆于道路表面,然后立即将改性面撒玻璃微珠撒在混合料上,固化后即形成道路标线,这样可大幅度提高道路标线的抗污性及抗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标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热熔型路标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标线涂料是交通领域里的专用涂料,主要是用于划设引导汽车和行人行进的道路交通标线。截至目前,我国道路标线总量约4亿平方米至5亿平方米,另外由于道路标线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雪冻,遭受车辆碾压磨耗,标线基本需2至3年就要更新一次,市场体量巨大。目前市面上的道路标线涂料主要有热熔型标线涂料、水性标线涂料、溶剂型标线涂料、双组分道路标线涂料。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具有干结快,成膜厚,耐磨性、耐候性和耐久性好等特点,且该涂料可同时适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因此,我国近年来在新建道路及城市道路上大规模采用热熔型标线涂料,占比超过80%。然而,热熔型标线涂料本身为热塑体,经反复热胀冷缩之后呈刚性状态,容易发生断裂,出现大量较大裂纹,造成起皮脱落等现象。此外,标线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被车辆反复碾压,导致玻璃微珠脱落,加之表面污染严重,使标线失去原有的夜间反光功能,实际有效寿命缩短。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玻璃微珠与树脂之间的附着力,同时改善玻璃微珠的抗污能力。
针对热熔型标线涂料存在的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在涂料中加入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脂类、植物油和矿物油等,以赋予膜层柔软性,提高抗裂性,但是添加增塑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塑剂的添加量易受施工路面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夏季施工路面温度过高时,增塑剂添加量过多会使膜层的机械强度下降,耐磨性和耐冲击性能下降,因此需要根据施工路面情况随时调控增塑剂的用量,从而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热熔型路标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涂料成分改性,提高路标涂料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以及抗污性能。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性能热熔型路标涂料,其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分:石油树脂10~20%、改性玻璃微珠15~25%、改性玻璃纤维8~16%、重钙粉25~45%、石英砂10~25%、重晶石5~10%、着色颜料2~8%、助剂2~5%;所述改性玻璃微珠包括改性预混玻璃微珠和改性面撒玻璃微珠;
所述改性预混玻璃微珠或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乙烯基硅氧烷偶联剂、低级醇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混合液A含有2~6wt%的乙烯基硅氧烷偶联剂、30~50wt%的低级醇、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混合液A在25~40℃且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水解30~60min得到水解溶液B,接着将水解溶液B均匀喷洒在玻璃微珠或玻璃纤维上,然后继续搅拌30~60min,得到改性预混玻璃微珠或改性玻璃纤维;
所述改性面撒玻璃微珠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全氟硅氧烷、低级醇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C,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混合液C含有2~5wt%的全氟硅氧烷、50~70Wt%的低级醇、余量为去离子水;将混合液C在25~40℃的条件下搅拌水解60~120min得到水解溶液D,接着将水解溶液D均匀喷洒在玻璃微珠上,然后继续搅拌30~60min,得到改性面撒玻璃微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程润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未经南宁程润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三维正向设计计算一体化方法
- 下一篇:电梯智能油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