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6611.X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易轶;魏勇;李丽莎;李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损伤 框架 修复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钢板、CFRP布、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以及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与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连接,所述U型钢板于梁支座负弯矩区段出现梁端斜向裂缝的位置按梁跨度的六分之一对称布置,所述U型钢与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连接,所述CFRP布横向粘贴于梁中间正弯矩作用区段出现裂缝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由所述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的梁两侧边钢板和所述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的梁底部钢板焊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梁两侧边钢板上设置对穿螺栓,在所述梁底部钢板设置植筋螺栓,二者均通过螺母紧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相连的侧面和底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排螺栓孔和第二排螺栓孔,所述第一排螺栓孔穿过所述对穿螺栓由所述螺母固定,所述第二排螺栓孔由所述植筋螺栓植入后由所述螺母固定,所述梁底部钢板的螺栓孔由所述植筋螺栓植入后由所述螺母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包括现浇板、相交框架梁、混凝土柱、加强钢板以及柱身钢板,所述加强钢板与所述梁底部钢板焊接,所述柱身钢板设置柱身植筋螺栓,且在梁端下方与柱相交处设加劲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和所述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之间灌注结构胶,且所述U型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交接处设置注浆孔和排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FRP布通过树脂粘接在所述梁中间正弯矩作用区段出现裂缝位置上。
8.一种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进行修整处理,
S2,待修整完毕后,由所述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的既有结构形成U型钢板,并使所述U型钢板于梁支座负弯矩区段出现梁端斜向裂缝的位置按梁跨度的六分之一对称布置,
S3,与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连接构成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并使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与所述U型钢板连接,
S4,在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的梁中间正弯矩作用区段出现裂缝位置横向粘贴CFRP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修整处理方式为:用手持式电动砂轮将原柱面或原梁面打磨平整,柱四周和梁边角部均磨出小圆角,用钢丝刷刷毛,用压缩空气吹净,接着对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和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的混凝土柱加固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底,处理完毕后,再对不平整的表面及风化表面用剔凿法修整,然后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抹压找平,粘贴表面用脱脂棉球沾丙酮擦拭干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损伤型框架梁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柱现浇板节点组合体的柱身钢板除锈后贴附在柱四周圆角处,四周钢板拼焊后,将除锈后的U型钢板贴附在梁两侧边钢板和梁底部钢板上,再找准待修复的损伤型框架梁的钻孔位置,标出孔芯点,在表面进行钻孔并进行成孔清理,在成孔位置植筋螺栓后固定U型钢板,并对所述U型钢板与所述柱身钢板进行焊接,再对梁柱交界处的加劲板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6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通道数控延时芯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光伏组件异常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