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芽孢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9632.7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卞小莹;申琪瑶;周海波;张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56 | 分类号: | C07D277/56;C12P17/16;C12N1/21;C12N15/75;C12N15/31;C12N15/53;C12N15/55;C12N15/52;A61P3/10;A61P3/04;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6623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芽孢 噻唑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组芽孢噻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是命名为芽孢噻唑A的化合物1;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B的化合物2;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C的化合物3;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D的化合物4;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E的化合物5;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F的化合物6;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G的化合物7;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H的化合物8;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I的化合物9;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J的化合物10;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K的化合物11;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L的化合物12;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M的化合物13;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N的化合物14;其化学构式依次如式Ⅰ至式ⅩⅩ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是由枯草芽孢杆菌1A751-Sfp/nrs突变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A751-Sfp/nrs)经过液体发酵后,从其发酵产物中得到;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1A751-Sfp/nrs突变菌株是通过ExoCET方法克隆nrs基因簇,构建得到p15A-spec-nrs质粒,然后以枯草芽孢杆菌1A751-Sfp(Bacillus subtilis 1A751-Sfp)为出发菌株,利用自然转化的方法将p15A-spec-nrs质粒转入该菌株中,使nrs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双交换插入至amyE基因处得到;其中,所述nrs基因簇来源于贝莱斯芽孢杆菌FZB42(Bacillus velezensisFZB42),其大小为19.8kb,共包含7个基因,分别是nrs0编码转运蛋白,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rsA编码硫酯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rsB编码氧化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nrsC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rsD编码聚酮合酶-内酰胺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nrsE编码调控蛋白,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nrsF编码脂肪酰-AMP连接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3.权利要求1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在制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抑制剂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是命名为芽孢噻唑A的化合物1;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B的化合物2;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C的化合物3;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D的化合物4;或是命名为芽孢噻唑E的化合物5;所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芽孢噻唑类化合物的产生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1A751-Sfp/nrs突变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A751-Sfp/nrs);该突变菌株是通过ExoCET方法克隆nrs基因簇,构建得到p15A-spec-nrs质粒,然后以枯草芽孢杆菌1A751-Sfp(Bacillus subtilis 1A751-Sfp)为出发菌株,利用自然转化的方法将p15A-spec-nrs质粒转入该菌株中,使nrs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双交换插入至amyE基因处得到;其中,所述nrs基因簇来源于贝莱斯芽孢杆菌FZB42(Bacillus velezensisFZB42),其大小为19.8kb,共包含7个基因,分别是nrs0编码转运蛋白,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rsA编码硫酯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rsB编码氧化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nrsC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rsD编码聚酮合酶-内酰胺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nrsE编码调控蛋白,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nrsF编码脂肪酰-AMP连接酶,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6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驱跟进式电锤打孔用吊架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收集废料的细木板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