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3025.8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钱勇;金旭升;邱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塔云母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10/63;H01M10/655;H01M50/244;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电 模组 | ||
1.一种汽车用电池模组,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的电芯、安装座、热失控引导件和感应密封片,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内凹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芯安装于容置腔内且顶部外延出容置腔,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的底面贴合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所述热失控引导件内形成有连通上下的导流通道,所述电芯的外延部位于导流通道内,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的顶面抵接于外壳体的内侧壁,以与外壳体的内侧壁及内顶壁形成热失控燃烧室;所述感应密封片设置于热失控引导件的顶面以将导流通道与热失控燃烧室隔绝,且所述感应密封片为热熔膜或低耐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导件包括顶板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导流通道形成于导流管内且贯通顶板,所述顶板抵接于外壳体的内侧壁,以与外壳体的内侧壁及内顶壁形成所述热失控燃烧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外延部伸入所述导流管内,所述导流管抵接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以将所述导流通道与外部隔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外延部的形状与所述导流管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芯的外延部与所述导流管过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导件成板状且内部贯穿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通道形成于导流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外延部伸入所述导流孔内,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以将所述导流通道与外部隔绝;
或,所述电芯的外延部的形状与所述导流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芯的外延部与所述导流孔过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密封片为单片且粘连于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的顶面以隔断所有导流通道;
或,所述感应密封片为多片,且各所述感应密封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内以隔断导流通道和热失控燃烧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腔形成于容置槽内,所述电芯的形状与所述容置槽相适配;可选的,所述电芯呈圆柱状,所述容置槽为圆通槽或圆盲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为云母基硅胶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由低导热材料制成,且所述热失控引导件的热传导系数低于所述安装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与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贴合且形状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塔云母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塔云母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30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