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挂分拣系统出入库调度及库位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6153.8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蒋美仙;周琳;冯佳佳;周健;马方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6 | 分类号: | 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幸祥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挂 分拣 系统 入库 调度 分配 方法 | ||
吊挂分拣系统出入库调度方法,包括:(1)成品悬挂件混流排列,通过缓冲区入库口进入一级缓冲区,按既定的顺序、方向持续移动回流,等待第一次分拣;(2)悬挂件在一级缓冲区中按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入库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进入对应的独立悬挂仓;(3)悬挂件在独立悬挂仓中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独立悬挂仓出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需要二级分拣;(4)悬挂件在二级缓冲区内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二级分拣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需要二级分拣;(5)将悬挂件从卸货轨道末端取下进行包装,并将空衣架挂回,空衣架沿汇总轨道完成回流,等待上货。还包括与吊挂分拣系统出入库调度方法配用的吊挂分拣系统库位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仓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行业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按单生产模式以及以消费者需求主导的服装生产模式,吊挂系统在服装产业的应用,从单纯的运输需求转向了更复杂的分拣需求。
目前,吊挂系统所存在的存储区的基本运行规则分为两种,一是对输入的悬挂件不进行排序,直接按照库位顺序入库,这会对后续的分拣出库效率造成影响;二是按照货物类别将悬挂件传输至不同的悬挂仓内,但缺少具体的方案指示,主要依靠人工决定库位,这会影响分拣效率,带来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服装生产的吊挂分拣系统出入库调度及库位分配方法,实现服装的高效入库和库位利用最大化,有效应对紧急订单库位不足的情况,并提高后续分拣和包装的效率。
所述吊挂分拣系统主要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一级分拣区和二级分拣区,作用分别是根据订单出库顺序进行一级分拣和二级分拣。其中,一级分拣区包括一级缓冲区和独立悬挂仓,二级分拣区包括二级缓冲区和分拣轨道。根据预设的吊挂结构,两级分拣区的不同功能为:一级分拣主要作用是按照货物品类或订单清单暂存预备打包的货物,二级分拣的主要作用是将货物分拣运输至对应打包台。
所述吊挂分拣系统出入库调度方法包括步骤:
S100中,成品悬挂件混流排列,通过缓冲区入库口进入一级缓冲区,在一级缓冲区环内按既定的顺序、方向持续移动回流,排队等待进行第一次分拣进入指定悬挂仓;
S200中,悬挂件在一级缓冲区中按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入库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经过该入库口进入对应的独立悬挂仓,
S210如果是,将悬挂件逐一且有序的释放至一级分拣区的独立悬挂仓内,直至该悬挂仓的入库任务完成;
S220如果否,将悬挂件暂存在一级缓冲区,重复S200;
S300中,悬挂件在独立悬挂仓中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独立悬挂仓出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需要进入二级分拣区等待二级分拣,
S310如果是,将悬挂件释放进入二级缓冲区;
S320如果否,将悬挂件暂存在独立悬挂仓内,重复S300;
S400中,悬挂件在二级缓冲区内既定的顺序、方向回流,经过二级分拣口时,判断该悬挂件是否需要进行二级分拣,
S410如果是,将悬挂件根据设定出口、并且逐一且有序的沿着卸货轨道释放至二级分拣区的末端;
S420如果否,将悬挂件暂存在二级缓冲区,重复S400;
S500中,操作工将悬挂件从卸货轨道末端取下进行包装,并将空衣架挂回,空衣架沿汇总轨道完成回流,等待上货。
进一步地,所述独立悬挂仓为环形结构,有且仅有一个出库口和入库口,步骤S210中,将悬挂件逐一且有序的经过入库口释放至一级分拣区的独立悬挂仓内,直至该悬挂仓的入库任务完成,具体为:
S211判断当该悬挂件入库后,该独立悬挂仓是否完成今日入库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6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发光二极管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化合物和紫外线吸收剂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