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7087.6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辉;冯晓菡;陈超;花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中央 排水沟 智能 生产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开挖隧道中央排水沟位置围岩,吊装该发明装置至设计沟槽控制线内;步骤二:然后将油管接通油泵,启动液压千斤顶,顶升底梁,使钢板与U型双壁钢板滑移至设计位置;步骤三:最后在钢板与U型双壁钢板外侧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待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再次启动液压千斤顶,开始收缩,底梁与U型双壁钢板开始向上做往复移动脱模。本发明可以实现隧道中央排水沟的智能化施工,技术可靠,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交通市政工程领域,传统的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施工,常采用开挖使用木模或钢模支撑,每浇筑一段,需要大量的工人、起重机械吊装,施工成本高,这些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实现隧道中央排水沟的智能化施工,技术可靠,施工成本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包括顶梁、支座、钢筒、底梁、液压千斤顶、滚轮、左滑梁、右滑梁、挡块、油管、高强钢丝绳、U型双壁钢板、支撑梁、横梁、V型支撑和钢板,所述顶梁为一定刚度的槽钢,两端部底面分别与左滑梁、右滑梁焊接,中间两侧对称焊接支座,支座对应部位的顶梁上开圆孔;所述支座由三块钢板焊接组成的无盖长方体盒,底板中间开圆孔,可使油管自由穿过底板及顶梁;所述钢筒为一定壁厚的钢管,内径比液压千斤顶外径大5~10cm,底端与底梁焊接;所述液压千斤顶在钢筒内可自由伸缩,底部与底梁通过高强钢丝绳连接,顶部与支座焊接,顶部的油管可自由穿过支座和顶梁的预留孔;所述底梁为一定规格的工字钢,两端部呈刀把型,两端分别插入左滑梁、右滑梁,在刀把梁上设置滚轮,实现底梁沿竖向左滑梁和右滑梁上下移动,底梁底面中间两侧焊接U型双壁钢板;所述滚轮使用滚轴在底梁端部连接;所述左滑梁或右滑梁为一定规格的槽钢,内设导轨,两外侧沿中央排水沟长度方向均焊接钢板,上端与顶梁焊接,下端焊接挡块;所述挡块为一定厚度的钢板,沿隧道中央排水沟长度焊接在左滑梁和右滑梁的底端;所述油管为一定长度的抗变形橡胶管,穿过支座和顶梁与油泵连接;所述高强钢丝绳一端与液压千斤顶底端连接,一端与底梁焊接;所述U型双壁钢板由两块高强钢板焊接组成,夹层中间焊接一道支撑梁,U型槽内焊接一道水平横梁和V型支撑;所述横梁为一定规格的工字钢,两端焊接在U型双壁钢板槽壁内,底面与V型支撑焊接;所述V型支撑为一定规格的工字钢焊接组成,顶端与横梁焊接,底端焊接在U型双壁钢板槽内;所述钢板为一定厚度的矩形钢板,焊接在左滑梁和右滑梁外侧,高度与左滑梁和右滑梁一样。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筒高度小于左滑梁和右滑梁的一半,既保证该装置能大幅度伸缩移动,又能阻止液压千斤顶发生侧移。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梁依靠液压千斤顶能在左滑梁和右滑梁高度范围内自由伸缩,既能充当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砼浇筑的模板,又能实现U型双壁钢板自动脱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压千斤顶上端可通过油管连接油泵补充油压,底部使用高强钢丝绳与底梁连接,实现底梁和U型双壁钢板竖向同步联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挡块能够阻止底梁沿左滑梁和右滑梁发生脱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V型支撑能够保证U型双壁钢板的刚度,保证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过大变形。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仰拱中央排水沟智能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开挖隧道中央排水沟位置围岩,吊装该发明装置至设计沟槽控制线内;
步骤二:然后将油管接通油泵,启动液压千斤顶,顶升底梁,使钢板与U型双壁钢板滑移至设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