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0194.4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杰;王雍凯;刘汉涤;靳济洲;车敏;曹红莹;于铭;刘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11/50;A23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154004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超微粉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大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采摘并取出大豆豆荚中的大豆,对大豆依次进行筛选、除杂、风淋清洁以及干燥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大豆;将预处理后的大豆依次进行脱皮及粉碎处理后,对大豆碎屑进行焙烤处理,得到大豆焙烤粉;将乳酸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经离心去上清,复原,离心,稀释,得到所述乳酸菌营养液;将大豆焙烤粉与乳酸菌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经干燥,研磨,过筛,得到大豆超微粉。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通过焙烤、发酵、超微粉碎等手段相结合制得的超微粉无豆腥、无抗营养因子、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能够有效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大豆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经济作物,也是食品加工工业的主要原料,同时大豆又极富营养价值、风味浓香、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且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然而,以大豆为原料加工的食品也会存在一些口感和营养方面的不足,例如豆腥味影响食品感官特性、抗营养因子影响人的胃消化功能、大豆膳食纤维口感不佳。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在大豆类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特殊处理措施,例如热处理、先提取大豆蛋白再去膳食纤维等等。通过这些处理手段,虽然可以提高大豆制品的感官特性、利于消化吸收,但不能保证大豆中所有的营养成分均得到利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全营养、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的大豆食品。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大豆类食品加工方法不能保证大豆中所有的营养成分均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大豆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大豆的筛选及预处理:采摘并取出大豆豆荚中的大豆,对大豆依次进行筛选、除杂、风淋清洁以及干燥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大豆;
步骤二,进行大豆的焙烤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豆依次进行脱皮及粉碎处理后,对大豆碎屑进行焙烤处理,得到大豆焙烤粉;
步骤三,进行乳酸菌发酵液的制备:将乳酸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经离心去上清,复原,离心,稀释,得到所述乳酸菌营养液;
步骤四,进行大豆的超微粉碎处理:将大豆焙烤粉与乳酸菌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经干燥,研磨,过筛,得到大豆超微粉。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大豆的筛选及预处理方法包括:
(1)采摘大豆豆荚并取出大豆豆荚中的大豆;
(2)筛选外形圆润、颗粒饱满、且表皮光滑无皮损的新鲜大豆为原料;
(3)将筛选得到的大豆进行除杂及风淋清洁处理后,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大豆的焙烤处理方法包括:
(1)将预处理后的大豆置于脱皮机中对大豆进行脱皮,得到大豆豆胚;
(2)将大豆豆胚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大豆碎屑;
(3)将大豆碎屑置于烘烤装置中进行焙烤处理,得到大豆焙烤粉。
进一步,所述焙烤条件为:置于140~170℃条件下焙烤8~12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的乳酸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乳酸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
(2)培养结束后离心去上清,加入冷开水复原、离心得到乳酸菌细胞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0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