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卤鸭脖外源风味调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2404.3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千辉;宋玉申;陈康文;宗子兵;徐宝才;章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三只松鼠(南京)食品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20 | 分类号: | A23L13/20;A23L13/50;A23L13/40;A23B4/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卤鸭脖外源 风味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酱卤鸭脖外源风味调控的方法,向酱卤鸭脖中加入油酸或反式油酸,再高温杀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酱卤鸭脖在高温杀菌过程中脂肪酸风味前体变化规律,定向弥补在杀菌过程损耗较大的前体物质,对风味进行调控;而且加入油酸或反式油酸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鸭脖品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卤鸭脖外源风味调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的味道是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肉制品香气的感知不仅取决于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和气味阈值,还取决于化合物与其他肉类成分的相互作用;肉的香气是由非挥发性前体,包括游离氨基酸、肽、还原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烹饪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些相互作用包括氨基和羰基化合物之间的美拉德反应,脂类的氧化,硫胺素的热降解,以及这些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动物脂肪在熟肉风味特征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肪是一种重要的风味前体和风味贡献者,影响肉的风味和适口性,并在与其他成分反应后给出独特的肉的风味;传统酱卤休闲鸭脖制品是通过香辛料卤煮及调味而形成独特风味;酱卤产品水分含量高,容易滋生微生物。常用的抗氧化剂有茶多酚(TP)、生育酚、黄酮类、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而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使用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所顾虑。因此,为了延长鸭脖的货架期,真空包装后的高温灭菌是必不可少的。高温杀菌是采用100℃以上的水浴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能够有效去除肉毒杆菌和芽孢等,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1)不愉快的味道和气味的出现;(2)由于蛋白质氧化导致肌原纤维蛋白硬化和收缩导致质构变差;(3)色素的共氧化导致变色。
高温处理会导致过度的脂质、蛋白质氧化,以及一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游离氨基酸的化学变化。脂类是重要的风味前体和风味贡献者,影响肉类的风味和适口性。熟肉易发生脂质氧化,磷脂是脂质氧化和“过温风味”形成的主要贡献者。适度的氧化有利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的形成。但是,包装后的产品脂质氧化过多,高温杀菌后容易形成“过温风味”,严重影响肉制品的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卤鸭脖外源风味调控的方法,根据酱卤鸭脖在高温杀菌过程中脂肪酸风味前体变化规律,定向弥补在杀菌过程损耗较大的前体物质,对风味进行调控;同时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酱卤鸭脖外源风味调控的方法,具体为:
向酱卤鸭脖中加入油酸或反式油酸,再高温杀菌,即可。
所述油酸加入量与酱卤鸭脖的用量比为0.9-2mg/g;
所述反式油酸加入量与酱卤鸭脖的用量比为0.2-0.4mg/g;
所述酱卤鸭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鸭脖焯水;
2)水中加入香辛料,熬制,加入鸭脖,卤制;
3)烘烤;
4)将烘烤后的鸭脖与拌料混匀,即可。
步骤1)中所述鸭脖为新鲜鸭脖或者冷冻鸭脖;
所述鸭脖为冷冻鸭脖的,采用流水解冻,解冻时间控制在2-3h,充分解冻,去除血水,备用。
所述焯水具体为:水烧开后,加入鸭脖、加入水质量1~2%的曲酒和水质量1.2~1.5%的生姜,焯水10~15min,捞出投凉、沥干水分;所述鸭脖和水的质量比为1:2;
步骤2)中具体为:水中加入香辛料熬制,香辛料熬制完成后再加入调味料充分溶解,获得卤汤,再加入鸭脖,先烧沸,再90-95℃小火微沸卤制50~60min;捞出,于0-4℃环境中冷却至室温;
所述的香辛料为市售香辛料;调味料为盐、糖、味精等,根据口味需要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三只松鼠(南京)食品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三只松鼠(南京)食品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隔膜专用高强度纸塑管
- 下一篇:一种拆卸装配式马铃薯全粉微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