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5016.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20 | 分类号: | H01S5/20;H01S5/028;H01S5/32;H01S5/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5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金属 夹层 钝化 gan 激光二极管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极(101)、n型GaN衬底(102)、N覆盖层(103)、N波导层(104)、发光活性层(105)、P波导层(106)、P型电子阻挡层(107)和钝化层(108);
所述n型GaN衬底(102)、N覆盖层(103)、N波导层(104)、发光活性层(105)、P波导层(106)、P型电子阻挡层(107)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N电极(101)上,所述P型电子阻挡层(107)的上表面凸出设置有脊条,所述脊条具有顶面和侧面,所述脊条包括P覆盖层(110)和依次叠设在所述P覆盖层(110)上的P接触层(111)、P接触电极层(112);
所述钝化层(108)包括第一钝化层(1081)和第二钝化层(1082),所述第一钝化层(1081)和第二钝化层(1082)均为SiO2层,所述第一钝化层(1081)设置在所述P型电子阻挡层(107)的上表面,位于所述脊条的两侧,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置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81)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通的竖槽(10821)和横槽(10822),所述横槽内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13),在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的上表面及所述脊条上设置有作为P电极(109)的第二金属层,所述P电极(109)具有与所述竖槽(10821)相对应的凸起部(1091),所述竖槽(108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横槽(10822)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10822)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至少一种,所述竖槽(10821)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横槽(10822)为长方形时,在所述脊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横槽(10822)的长度与所述脊条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108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槽(10822)分别位于所述脊条的两侧,每个所述横槽(10822)对应多个所述竖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108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槽(10822)分别位于所述脊条的两侧;所述竖槽(1082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横槽(10822)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竖槽(108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81)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8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P覆盖层(110)的厚度与所述P接触层(111)的厚度之和。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具有金属夹层钝化层的GaN基激光二极管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P接触层(111)上制作图形化的光刻胶,以所述图形化的光刻胶为掩模,对依次层叠设置在P型电子阻挡层(107)上的P覆盖层(110)和P接触层(111)进行蚀刻形成脊条,所述脊条凸出于P型电子阻挡层(107)的上部表面,所述脊条具有顶面和侧面;
S2、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在P型电子阻挡层(107)的上表面生长第一层SiO2而形成第一钝化层(1081),第一钝化层(1081)位于所述脊条的两侧;
S3、在第一钝化层(1081)制作图形化的光刻胶,以所述图形化的光刻胶为掩模,在第一钝化层(1081)的部分上表面进行金属镀膜而形成第一金属层(113);
S4、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在第一钝化层(1081)的上表面及第一金属层(113)上生长第二层SiO2而形成第二钝化层(1082),第二钝化层(1082)完全覆盖第一金属层(113),使得第一金属层(113)所在位置作为所述第二钝化层(1082)的横槽(10822);
S5、在第二钝化层(1082)制作图形化的光刻胶,以所述图形化的光刻胶为掩模,在第二钝化层(1082)的上表面进行蚀刻掉部分第二层SiO2而裸露部分第一金属层(113),使得被蚀刻掉第二层SiO2的部分形成与所述横槽(10822)相通的竖槽(10821);所述竖槽(108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横槽(10822)的横截面积;
S6、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在P接触层(111)的上表面进行金属镀膜而形成P接触电极层(112),使得所述脊条还具有P接触电极层(112);或者,在P接触层(111)的上表面进行金属镀膜而形成P接触电极层(112),使得所述脊条还具有P接触电极层(112),之后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
S7、在第二钝化层(1082)制作图形化的光刻胶,以所述图形化的光刻胶为掩模,在第二钝化层(1082)的上表面和所述脊条上进行金属镀膜而形成作为P电极(109)的第二金属层,在第二金属层制作完成之后,去除图形化的光刻胶;其中,金属镀膜时的部分金属沉积在所述竖槽(10821)内使得所述第二金属层具有与所述竖槽(10821)相对应的凸起部(1091),P电极(109)与第一金属层(113)形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0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