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0986.X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黎川;贾学强;齐森森;王继威;李晓亮;岳喜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重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5 | 分类号: | E21B19/15;E21B1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井用 模块化 自动 钻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包括抓杆机构、送排杆机构、扶正器和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抓取机构安装座,所述抓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抓取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扶正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送排杆机构独立放置在靠近所述抓杆机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作业,通过模块化的功能组合,能够实现起下杆的精准定位,且钻杆箱的布置位置可调空间大,施工高效,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属于全自动修井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修井服务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起下更换钻杆来完成修井作业,也是整个修井工作中的关键工作。在传统修井作业中,多使用修井机自带的吊卡,依靠人力拖拽吊卡至钻杆箱,用吊卡来实现钻杆的吊起与下放,耗费大量人力,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部分油气井中,也有独立式的自动上下杆机构,与传统修井机配合使用,虽然能实现自动作业,但是由于多采用与修井机工作机构分离设置,对中操作困难,且一般独立动力,体积庞大,需要单独安排人员操作,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通过模块化的功能组合,能够实现起下杆的精准定位,且钻杆箱的布置位置可调空间大,施工高效,便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包括抓杆机构、送排杆机构、扶正器和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抓取机构安装座,所述抓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抓取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扶正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送排杆机构独立放置在靠近所述抓杆机构一侧。
所述抓杆机构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所述抓取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旋转底座上铰接连接有主臂的一端,所述主臂的另一端通过摆动油缸与抓臂机构连接,所述主臂中间与伸缩油缸的底端铰接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旋转底座和主臂上。
所述抓臂机构包括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机械抓手,所述摆动杆通过连接套筒与所述摆动油缸连接。
所述机械抓手为气缸带动的铰接式结构。
所述扶正器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下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支撑臂上固定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与扶正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与两个摆动臂铰接连接,所述扶正油缸另一端与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上连接有两个连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摆动臂的末端活动连接,所述动臂的前端设置有夹持器。
所述送排杆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钻杆箱,所述支架与所述钻杆箱之间安装有举升油缸和送杆机构,所述支架下部安装有支腿油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抓杆机构与扶正器安装在修井机工作平台上,工作时随主机一起进行调平对中,送排杆机构根据场地情况布,置在抓杆机构的一侧,通过模块化的功能组合,实现起下杆的精准定位,且送排杆机构的布置位置可调空间大,施工高效,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修井用模块化自动起下钻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抓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机械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送排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重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重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