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6555.4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新安;曾林超;朱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锦彦(广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H01M4/52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禾花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微米 球形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液的配制:先将分析纯的Co(OH)2、NaOH混合均匀,再一起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以配得混合液, 混合液中Na+与Co2+的比例为Na+:Co2+=0.7:1;
S2,前驱体的获得:先对上述混合液持续加热至80 ℃、搅拌,当混合液粉色逐渐褪去,棕色出现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并继续加热以使混合液持续反应,当棕色保持不变时,反应结束,将上述棕色前驱体抽滤且干燥后,置于马弗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400-600℃,加热时间为120-180 min,加热结束后即制得黑色的微米级颗粒状四氧化三钴;
S3,钠电材料的制得:将上述微米级颗粒状四氧化三钴粉末与碳酸钠,球磨2 h后,取出压制成块,送入马弗炉,于550-850 ℃,加热2-6 h,即可得到黑色粉末,将黑色粉末加入到1M HCl溶液中搅拌20 min,液固分离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6次,真空干燥即可得到高纯度的球形Na0.7CoO2粉末,制得的高纯相Na0.7CoO2粒径为20 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四氧化三钴粉末与碳酸钠的质量比为0.175 g∶0.36 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NaOH的质量都大于等于4.0 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Co(OH)2、NaOH、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2 g: 4.0 g:100 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搅拌的速度为400-600 r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前驱体加热温度为700 ℃,加热时间为120 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的微米级球形钠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钠电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搅拌的方法,将质量比为8:1:1的上述高纯度球形Na0.7CoO2粉末、炭黑 、聚偏二氟乙烯均匀分散于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制备得到Na0.7CoO2正极浆料;
2).通过刮刀涂覆的方法在铝箔的一侧涂覆100 μm的Na0.7CoO2正极浆料,80 ℃烘干后即制备得到Na0.7CoO2电极膜;
3).将Na0.7CoO2电极膜裁切成直径为14 cm的电极片,与金属钠片组装成扣式钠离子电池;
4).将组装的扣式钠离子电池进行循环伏安测试以及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电压区间为2.0-3.8 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锦彦(广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锦彦(广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65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塑料高分子阻燃剂全面浸渍设备
- 下一篇: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