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7451.5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李丁晨;李家玮;李传;肖梦涵;杨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3/00 | 分类号: | E01H13/00;H01T19/00;B01D53/26;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倩;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尺寸 空间 电晕 放电 公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属于公路辅助设备领域,包括:放电模块和电源模块;放电模块设置有多个,且沿公路间隔设置;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晕放电,产生从公路中间指向公路两侧的第一电场,以及在道路两侧产生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一离子风;或者,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晕放电,产生从公路第一侧指向公路第二侧的第二电场,以及在公路第二侧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二离子风;电源模块,与各放电模块相连,用于为各放电模块供电。本发明在电晕放电作用下,公路内的雾滴被荷电并在电场作用下在地面和防护网上沉积;公路外的雾被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阻挡,切断雾源,保证路面持续保持高的能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
背景技术
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液滴或者小冰晶形成雾,它可以降低能见度,并且极易携带颗粒物造成大气污染。能见度的降低可能会使影响人类活动的安全系数,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大雾天气的能见度很低,路况不明会导致车辆容易发生追尾,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大雾天气还会使高速公路停运,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除雾方法主要是向大气内播撒AgI等凝结核,使雾滴团聚,然而该方法只能局部消除雾,无法阻挡公路外侧的雾滴向公路内扩散。无法持续清除雾对公路能见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其目的在于,实现对公路的持续除雾,长时间提高公路能见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包括:放电模块和电源模块;
放电模块设置有多个,且沿公路间隔设置;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晕放电,产生从公路中间指向公路两侧的第一电场,以及在道路两侧产生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一离子风;或者,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晕放电,产生从公路第一侧指向公路第二侧的第二电场,以及在公路第二侧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二离子风;
电源模块,与各放电模块相连,用于为各放电模块供电。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大尺寸空间电晕放电的公路除雾系统,其在工作时,由电源模块为放电模块供电,使放电模块产生从公路中间指向公路两侧的第一电场,以及在道路两侧产生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一离子风;或者,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晕放电,产生从公路第一侧指向公路第二侧的第二电场,以及在公路第二侧从公路内指向公路外的第二离子风;一方面,公路内部的雾滴在电晕放电的作用下荷电,通过第一电场的作用向公路两侧路面和防护网沉积,或者通过第二电场的作用向公路一侧路面和防护网沉积,从而消除公路上的雾;另一方面,在第一离子风/第二离子风的作用下,会阻拦公路外部的雾向公路内部扩散,切断雾源;两方面相互配合,能够持续清除路面上的雾,长时间提高路面能见度。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包括:绝缘子支柱、高压放电电极和低压放电电极;
绝缘子支柱的底端高于地面,且高压放电电极固定于绝缘子支柱的顶端;高压放电电极和低压放电电极分别与电源模块相连,且工作时,高压放电电极的电压高于低压放电电极的电压;
若放电模块产生的电场和离子风分别为第一电场和第一离子风,则绝缘子支柱设置在公路中间,低压放电电极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公路两侧的防护网以内;
若放电模块产生的电场和离子风分别为第二电场和第二离子风,则绝缘子支柱设置在公路第一侧,低压放电电极仅设置有一个,且设置在公路第二侧的防护网以内。
本发明中,放电模块的放电部分由高压放电电极和低压放电电极共同组成,由高压电极放电产生第一电场或第二电场,由低压放电电极放电产生第一离子风或第二离子风,同时高压放电电极和低压放电电极之间的电势差,能够强化电场,进一步提高除雾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