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8117.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乐从欢;校建东;林毅峰;丁红岩;张浦阳;姜娟;黄俊;张权;孙秋菊;王李吉;李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蔡东升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分舱 复合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包括:
筒体(10),所述筒体(10)包括筒盖(11)和筒壁(12),所述筒盖(11)固定设置于所述筒壁(12)的顶端,以形成顶端封闭、底部开口的所述筒体(10);
径向舱板(20),所述径向舱板(20)沿所述筒体(10)径向设置于所述筒体(10)内,并与所述筒盖(11)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筒体(10)内的内环舱板(30)和外环舱板(40),所述内环舱板(30)和所述外环舱板(40)分别与所述筒盖(11)和所述径向舱板(20)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内环舱板(30)、所述外环舱板(40)、所述筒盖(11)和所述径向舱板(20)之间形成多个内环分舱(50),所述外环舱板(40)、所述筒盖(11)、所述筒壁(12)和所述径向舱板(20)之间形成多个外环分舱(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舱板(40)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内环舱板(30)的下表面上方,以使所述内环分舱(50)的底部与所述外环分舱(60)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径向尺寸为D1=30m~55m,所述筒体(10)的高度H1=5m~20m;所述外环舱板(40)的径向尺寸为D2=12m~25m;所述内环舱板(30)的径向尺寸为D3=5m~15m,所述内环舱板(30)的高度H3和所述径向舱板(20)高度H4与所述筒体(10)的高度H1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舱板(30)和所述外环舱板(40)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1)上安装有用于提高所述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压载板(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板(80)上设有定位凹槽(81),所述筒盖(11)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81)相配合的定位凸起(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3)为混凝土柱,并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内环分舱(50)上方的筒盖(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1)上与所述外环分舱(60)相对应位置设有泵口(14)、灌浆口(15)和出浆口(16),且所述外环舱板(40)上设有具有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的过流孔(90),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流体在相邻所述内环分舱(50)和所述外环分舱(60)之间的流动,所述隔绝状态用于隔绝流体在相邻所述内环分舱(50)和所述外环分舱(60)之间的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陆上预制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和压载板(80);
S20:吊入水中并检查中间分舱(70)、内环分舱(50)和外环分舱(60)的气密性;
S30:将水气比调节为所述中间分舱(70)﹤所述外环分舱(60)﹤所述内环分舱(50);
S40:拖运至预定海域并通过自重下沉和负压下沉进行下沉;
S50:对所述中间分舱(70)、所述内环分舱(50)和所述外环分舱(60)进行灌浆;
S60:将所述压载板(80)安装至所述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包括:
S41:自重下沉时,先将所述外环分舱(60)气体外排,再将所述内环分舱(50)和所述中间分舱(70)气体外排;
S42:负压下沉时,先对所述外环分舱(60)进行抽负压,再对所述内环分舱(50)和所述中间分舱(70)进行抽负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81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