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8117.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乐从欢;校建东;林毅峰;丁红岩;张浦阳;姜娟;黄俊;张权;孙秋菊;王李吉;李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蔡东升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分舱 复合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风电用复合筒型基础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顶端封闭、底部开口的筒体、径向设置于筒体内的径向舱板和同轴设置于筒体内的内环舱板和外环舱板,筒体包括筒盖和筒壁,内环舱板、外环舱板、筒盖和径向舱板之间形成多个圆周均布的内环分舱,外环舱板、筒盖、筒壁和径向舱板之间形成多个圆周均布的外环分舱。本发明的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内环舱板和外环舱板,增加了环形舱板的数量,可将筒体内腔分割为更多的分舱结构,增多的分舱结构可以增加舱板与地基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舱板的侧摩阻力,增强上层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扩大了筒型基础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用复合筒型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已经有多种海上风机基础投入运用,如重力式基础、筒型基础和桩基础等,每种基础都有其适用范围。其中筒型基础凭借其结构形式简单,便于施工和回收,抗滑移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在浅海风电基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上层地基出现软弱土而下层地基土坚硬甚至为基岩是实际工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上述地质条件下进行风机基础施工时,如遇到筒型基础的筒高和筒径受限的情况,会导致传统的吸力式筒型基础无法达到承载要求,进而导致海上风电运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以解决现有筒型基础在上层软弱土地基上存在的承载力不足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筒盖和筒壁,所述筒盖固定设置于所述筒壁的顶端,以形成顶端封闭、底部开口的所述筒体;
径向舱板,所述径向舱板沿所述筒体径向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与所述筒盖固定连接;
同轴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内环舱板和外环舱板,所述内环舱板和所述外环舱板分别与所述筒盖和所述径向舱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内环舱板、所述外环舱板、所述筒盖和所述径向舱板之间形成多个内环分舱,所述外环舱板、所述筒盖、所述筒壁和所述径向舱板之间形成多个外环分舱。
优选的,所述外环舱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内环舱板的下表面上方,以使所述内环分舱的底部与所述外环分舱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径向尺寸为D1=30m~55m,所述筒体的高度H1=5m~20m;所述外环舱板的径向尺寸为D2=12m~25m;所述内环舱板的径向尺寸为D3=5m~15m,所述内环舱板的高度H3和所述径向舱板高度H4与所述筒体的高度H1相同。
优选的,所述内环舱板和所述外环舱板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筒盖上安装有用于提高所述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压载板。
优选的,所述压载板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筒盖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优选的,所述定位凸起为混凝土柱,并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内环分舱上方的筒盖上。
优选的,所述筒盖上与所述外环分舱相对应位置设有泵口、灌浆口和出浆口,且所述外环舱板上设有具有连通状态和隔绝状态的过流孔,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流体在相邻所述内环分舱和所述外环分舱之间的流动,所述隔绝状态用于隔绝流体在相邻所述内环分舱和所述外环分舱之间的流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陆上预制多分舱复合筒型基础和压载板;
S20:吊入水中并检查中间分舱、内环分舱和外环分舱的气密性;
S30:将水气比调节为所述中间分舱﹤所述外环分舱﹤所述内环分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