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合器气动助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0400.8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F17C7/00;F17C13/04;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冼柏龙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气动 助力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气动助力装置,用于提高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成功率。本申请装置包括:公共气罐、独立储气罐、主管道、支管道、离合器助力泵及气体切换装置;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公共气罐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独立储气罐连接;所述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助力泵连接;所述气体切换装置部分设置于所述主管道内,所述气体切换装置配合所述独立储气罐,用于当所述公共气罐内的气压值低于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气体切换装置打开,以使得所述独立储气罐内的气体通过所述主管道流向所述支管道,推动所述离合器助力泵进行离合器分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柴油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气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车中普遍采用油气混合形式的离合器助力泵,当操纵离合器分离机构时,助力总成用于增加输出力,减少驾驶员操作难度,达到省力的效果。气动助力泵主要依靠高压气体推动离合器助力泵中的动力活塞及助力器推杆实现离合器分离,而上述高压气体来源于汽车的储气罐,储气罐不光为离合器助力泵提供高压气体,同时还向刹车助力器或其他气动助力机构提供高压气体。因此汽车储气罐里面气压是否充足是决定离合器助力泵是否能正常分离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有技术中,由于离合器和刹车等助力泵共用一个公共气罐,并且管道互通,当一条管道漏气或者公共气罐漏气时,会导致公共气罐内的气压降低,当公共气罐内的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释放到离合器助力泵的压力也会大大降低,无法推动离合器助力泵的活塞,从而导致离合器助力泵无法分离或无法彻底分离,进而使得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大了驾驶员的驾驶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合器气动助力装置,用于提高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成功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离合器气动助力装置,包括:公共气罐、独立储气罐、主管道、支管道、离合器助力泵及气体切换装置;
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公共气罐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独立储气罐连接;
所述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助力泵连接;
所述气体切换装置部分设置于所述主管道内,所述气体切换装置配合所述独立储气罐,用于当所述公共气罐内的气压值低于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气体切换装置打开,以使得所述独立储气罐内的气体通过所述主管道流向所述支管道,推动所述离合器助力泵进行离合器分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公共气罐上。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独立储气罐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的预紧力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预紧力的两倍,以使得所述独立储气罐内的气压高于所述公共气罐内的气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动机打气泵,所述发动机打气泵与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体切换装置配合所述独立储气罐,还用于当所述公共气罐内的气压值高于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气体切换装置关闭,阻挡所述独立储气罐内的气体流向所述支管道。
可选地,所述气体切换装置由气罐切换开关及气体切换阀组成。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助力泵由活塞、弹簧及推杆组成,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支管道连接,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公共气罐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公共气罐的气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独立储气罐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独立储气罐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管路连接结构
- 下一篇: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