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及其反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4075.2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伟;张田兵;张涵彧;赵秀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22 | 分类号: | B04C5/22;B04C5/23;B01D33/06;B01D3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分离 系统 自动化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包括水循环结构、清理结构和水量检测传感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箱体(1)、污水泵(14)、回流泵(11)和高压泵(12),所述箱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自动补水结构、过滤结构(4)和分隔板(29),所述水循环结构与清理结构通过高压泵(12)连接,所述清理结构位于油污分离器(23)的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结构包括转动电机(17)、与转动电机(17)输出轴末端连接的转动管(15)、与转动管(15)底端的一侧连接的刮板(16)和与转动管(15)底部的中部活动连接的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的另一端与高压泵(1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高压泵(12)的进水口连接有水管四,水管四的另一端延伸至存储腔内腔的底端,所述箱体(1)内腔的中部设有分隔板(29),所述分隔板(29)把箱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分为水处理腔和存储腔,水处理腔内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过滤结构(4),水处理腔内腔顶部的中部设有自动补水结构,所述污水泵(14)的进水口与过滤结构(4)通过水管一连接,所述回流泵(11)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二与过滤结构(4)连接,所述回流泵(11)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三(19)与油水分离器的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17)中部的外圈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与油污分离器(23)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管(15)位于油污分离器(23)内腔的中部,且转动管(15)与油污分离器(2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5)的底端延伸至油污分离器(23)内腔的底端,所述刮板(16)与油污分离器(23)的内壁接触,且刮板(16)一侧的中部设有高压喷头,且高压喷头的另一端与油污分离器(23)的内壁处于垂直的状态,所述转动管(15)与刮板(16)的内腔连通,所述转动管(15)的顶端连接有两个横管(21),所述油污分离器(23)上的混合圆球处理组件位于两个横管(21)的内侧,两个横管(21)的内侧均设有冲洗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水结构包括补水管(2)和浮力块(25),所述补水管(2)的一端与箱体(1)内腔的顶部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24),所述浮力块(25)与两个限位杆(24)均活动连接,所述补水管(2)的一端设有电控阀(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检测传感器(20)与油污分离器(23)上的出水管(22)连接,所述出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有二通管,二通管的一端与补水管(2)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过滤筒(26),所述过滤筒(26)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筒(26)一端的中部连接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另一端的中部连接有矩形槽,所述箱体(1)上设有与转动杆(30)适配的活动孔,所述过滤筒(2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外圈均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31),所述螺栓(31)另一面的中部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的中部设有一字槽,所有的所述齿轮(6)通过传动链条(7)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筒(26)另一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中部设有排污管(8),所述连接管(9)的另一端与回流泵(1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污管(8)的另一端与污水泵(14)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污分离系统的自动化反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远离连接管(9)的一侧连接有转动马达(18),所述转动马达(18)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矩形杆,矩形杆与矩形槽适配,所述过滤筒(26)的另一端设有定位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40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杆连接装置
- 下一篇:高耐火低热传导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