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调温器座及冷却水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050.9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代林合;董祥欢;陈剑涛;王羽;邓文明;唐家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11/00;F01P11/04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韦慕婉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方法 调温 水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调温器座及冷却水路,包括调温器座本体、调温器盖,所述调温器座本体的内部设有进水腔、回水腔,所述进水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回水腔设有回水口,以及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调温器盖固定在调温器座本体上,其内部设有调温器,调温器盖还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通回水腔内部;所述调温器盖上还设有大循环出水口、小循环出水口,通过调温器调节第一安装孔和小循环出水口断开或连通,以及调节第二安装孔与大循环出水口断开或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具有整车变速箱冷却水取水和回水功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调温器座及冷却水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发动机配套市场繁多,一般常见发动机冷却水都是从发动机出来后到达调温器前,经过调温器的调节作用,冷却水经过小循环直接回到水泵前,或者经大循环进入散热器经冷却后回到水泵前,再次参与发动机的冷却循环。
现有调温器布置冷却水经过出水总管汇总到调温器前后,直接经过调温器调节作用直接回到水泵前或者经散热器冷却后回到水泵前参与下一个循环冷却,无法满足矿用车等变速箱需要发动机冷却水冷却的整车冷却需求。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具有整车变速箱冷却水取水和回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方法、调温器座及冷却水路。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调温器座及冷却水路。
优选地,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水泵将冷却水泵出后,冷却水进入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后经出水总管汇总进入调温器座,经调温器座后通到变速箱侧,对变速箱进行冷却;冷却水从变速箱出来后回到调温器座,再由调温器根据流回调温器座的水温,通过发动机小循环水路或大循环水路回到水泵前。
一种带整车变速箱冷却水接口调温器座,包括调温器座本体、调温器盖,所述调温器座本体的内部设有进水腔、回水腔,所述进水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回水腔设有回水口,以及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调温器盖固定在调温器座本体上,其内部设有调温器,调温器盖还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通回水腔内部;所述调温器盖上还设有大循环出水口、小循环出水口,通过调温器调节第一安装孔和小循环出水口断开或连通,以及调节第二安装孔与大循环出水口断开或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与调温器座本体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回水口、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设有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调温器座本体的下部设有进水腔,上部上设有回水腔;所述进水腔和回水腔被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后侧设有进水口,前侧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有延伸出来调温器座的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腔的前侧设有回水口,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回水口外侧,以及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外侧均延伸出便于连接管路的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