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4786.3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路宗存;徐凌;李元凯;黄齐武;任雪峰;张晓岩;赵斌;朱胜利;陈明昊;翁雪飞;孙琦;杨爱超;孔保德;马立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08;E21D1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梦晨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孔叠落 盾构 隧道 施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于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的地表沉降数据;
获取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内部的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
根据所述地表沉降数据和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实时调整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施工参数和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加固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位于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的地表沉降数据之后,还包括:
建立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三维模型;
根据实时施工参数和所述三维模型,获取与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对应的地表沉降规律曲线;
根据所述地表沉降规律曲线,修正所述地表沉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内部的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施工参数和所述三维模型,获取与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对应的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曲线;
根据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曲线,修正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表沉降数据和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实时调整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施工参数和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加固参数,包括: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地表沉降数据,确定位于所述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的地表沉降速率;
当所述地表沉降速率大于第一安全阈值,和/或,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中的应力应变数据大于第二安全阈值时,调整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施工参数和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加固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位于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的地表沉降数据,包括:
在位于所述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内布设多个监测点;
实时采集每个所述监测点位置处的地表沉降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监测点沿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纵向分为多组,每组所述监测点沿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横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内部的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包括:
在盾构管片的内侧壁、相邻所述盾构管片的拼接位置、相邻盾构管片环的拼接位置布设监测元件,以实时采集所述监测元件所在位置处的应力应变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元件为FBG光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施工参数包括盾构掘进参数和盾构姿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加固参数至少包括支撑台车的预应力、土体注浆位置、土体注浆量、管片加强筋的设置位置和管片加强筋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7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拍捕捉器及无人驾驶割草机
- 下一篇:风机系统以及电动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