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0213.1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蔡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纬达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9J11/08;C09J11/06;C09J11/04;B01F31/44;B01F35/30;B01F10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如燕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涉及粘合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步骤:(1)、将二乙氧基双酚A二丙烯酯导入处理搅拌器内搅拌10min,并对完成搅拌的二乙氧基双酚A二丙烯酯进行超声分散40min,获得混合初料;(2)、将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阳离子引发剂、光引发剂、填料、增韧剂和溶剂与混合初料导入机械搅拌器内,经高速搅拌3‑4h并自然固化,获得混合浆料;(3)、将混合浆料真空干燥处理,获得光敏树脂材料。本发明具有获得拉伸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和耐候性能优异的光敏树脂材料的效果,其中采用活性稀释剂以49.3‑51.3的重量份比而有效协同混合其他组分,从而实现提升获得的光敏树脂材料物理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制造、增材制造技术,近两年,3D打印屡屡见于各大新闻报道。然而,3D打印的概念并不是刚刚兴起,其核心制造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得到发展并被广泛熟知。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甚至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主要是以“更快”、“更精”、“更省”、“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完胜现有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公开号为CN109401283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水性体系DLP性3D打印光敏树脂,该水性体系DLP性3D打印光敏树脂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20-80份;水性单体20-80份;光引发剂0.5-3份;消泡剂0.01-0.05份润湿分散剂0.02-0.1份;颜料0.02-1份。
但是该水性体系DLP性3D打印光敏树脂虽然通过采用以水性单体和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原材料制备水性体系光敏树脂以改善断裂伸长率,但是其抗疲劳性能交叉,且不具备优异的耐候性能,从而影响到实用性与市场认可度,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该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具有在工艺便捷的同时,有效获得拉伸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和耐候性能优异的树脂粘合剂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粘合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乙氧基双酚A二丙烯酯导入处理搅拌器内搅拌10min,并对完成搅拌的二乙氧基双酚A二丙烯酯进行超声分散40min,获得混合初料;
(2)、将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阳离子引发剂、光引发剂、填料、增韧剂和溶剂与混合初料导入机械搅拌器内,经高速搅拌3-4h并自然固化,获得混合浆料;
(3)、将混合浆料真空干燥处理,获得光敏树脂材料;
其中:所述混合浆料的制备中的混合初料、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阳离子引发剂、光引发剂、填料、增韧剂和溶剂的重量份比为13.5-14.0:28.5-29.0:49.3-51.3:0.3-0.6:0.3-0.6:0.5-1:2-3:0.3-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取搅拌和超声分散处理的二乙氧基双酚A二丙烯酯与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阳离子引发剂、光引发剂、填料、增韧剂和溶剂混合,进而在机械搅拌器的告诉搅拌下经自然固定和真空干燥处理即可获得拉伸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和耐候性能优异的光敏树脂材料,其中采用活性稀释剂以49.3-51.3的重量份比而有效协同混合其他组分,从而实现提升获得的光敏树脂材料物理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性稀释剂由按重量份为17.0-17.5份的3,4-环氧环己基甲基或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12.0-12.5份的3-乙基-3-氧杂丁环甲醇、0.3-0.8份的1,4-环己基二甲醇二乙烯基醚以及20.0-20.5份的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纬达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纬达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0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形钢腹板桥梁悬臂施工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库自动除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