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3984.6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熊先青;岳心怡;马莹;倪海勇;彭淑勤;孙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9/00 | 分类号: | E02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桩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钢筋套(2)以及环形破桩器(7),所述的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包括上缩颈盖(3)、下缩颈盖(4)以及位于上缩颈盖(3)、下缩颈盖(4)侧方的楔块(5),所述的上缩颈盖(3)和下缩颈盖(4)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开孔,当上缩颈盖(3)和下缩颈盖(4)对齐时,上、下开孔对齐组成水泥浆通孔(31),所述的水泥浆通孔(31)中间窄,上下宽,所述的上缩颈盖(3)下表面和下缩颈盖(4)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坡面,当上缩颈盖(3)和下缩颈盖(4)对齐时,所述的上缩颈盖(3)和下缩颈盖(4)两侧面形成楔形槽(32),所述的楔块(5)置于楔形槽(32)中,当楔块(5)受力向楔形槽(32)内侧移动时,能通过挤压楔形槽(32)的坡面,迫使上缩颈盖(3)和下缩颈盖(4)分离,所述的楔块(5)上连接有传力杆(51),所述的传力杆(51)一端与楔块(5)连接,一端伸出至混凝土桩体(6)外,所述的钢筋套(2)套在混凝土桩体(6)的桩头呈环形布设的竖向钢筋群的每一根钢筋(61)上,所述的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位于竖向钢筋群内侧,所述的环形破桩器(7)包括环形支架(71)、外破振动液压器(72)和内破锤击器(73),所述的环形破桩器(7)能上下移动,所述的环形支架(71)能环形布设在混凝土桩体(6)外表面,环形支架(71)上安装有若干个外破振动液压器(72)和左右两个内破锤击器(73),所述的外破振动液压器(72)的液压缸体(72a)固定在环形支架(71)上,外破振动液压器(72)的振动端头(72b)伸出时,能顶在混凝土桩体(6)外表面,并振动击碎桩头竖向钢筋群外的混凝土,所述的内破锤击器(73)正对着传力杆(51),能击打传力杆(51),使楔块(5)内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缩颈盖(3)的下表面和下缩颈盖(4)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层(33)粘结固定,所述的胶水层(33)不渗入水泥浆通孔(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缩颈盖(3)或/和下缩颈盖(4)上设置有耳件(34),所述的耳件(34)用于与钢筋套(2)绑接,使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能定位在钢筋套(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套(2)套在钢筋(61)上时,钢筋套(2)上端高度高于桩顶高度,下端低于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套(2)的材质为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内圈缩颈结构(1)的外表面以及钢筋套(2)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脱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支架(71)由若干个弧形的模块支架单元拼接而成,相邻模块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每个模块支架单元上均设置有吊环(74),吊机通过吊拉吊环(74)实现环形破桩器(7)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9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多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制备全反式β-胡萝卜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