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3984.6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熊先青;岳心怡;马莹;倪海勇;彭淑勤;孙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9/00 | 分类号: | E02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桩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发明公开了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及方法,包括钢筋内圈缩颈结构、钢筋套以及环形破桩器,钢筋内圈缩颈结构包括上缩颈盖、下缩颈盖以及位于上缩颈盖、下缩颈盖侧方的楔块,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开孔,当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对齐时,上、下开孔对齐组成水泥浆通孔,水泥浆通孔中间窄,上下宽,上缩颈盖下表面和下缩颈盖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坡面,当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对齐时,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两侧面形成楔形槽,楔块置于楔形槽中。本发明只需对待破桩头的底部进行一次破桩操作即可,省去了现有的对桩头多个位置进行破桩的繁琐操作,能极大的提高破桩效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浇注灌注桩时,由于砼在振捣过程中,水泥浆向上返导致桩头强度难以保证,因此灌注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8~1.0m,在混凝土凝固强度超过80%后将高出标高的部分凿除,以保证桩头砼强度,凿除这部分桩头砼的工作叫作“破桩头”。需要凿除的桩头部分只设一圈纵筋,不设箍筋。
现破桩头的工具主要分人工和机械,以机械破桩头为主,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多个振动液压装置围绕桩头破桩位置进行振动敲击,去除纵筋外混凝土,然后改变振动液压装置位置,使其从纵筋间隙进入纵筋内侧,对纵筋内侧的混凝土振动敲击,敲除部分混凝土,使纵筋暴露,然后回收动液压装置,抬升一段距离后,再重复对桩头敲击,使纵筋暴露,如此反复,直至整个桩头敲完,桩头纵筋完全暴露,铲车将纵筋稍微向外压弯,铲除纵筋内侧的混凝土。
这个工序中,有一下问题:
1、针对一个桩头,需要多次振动破桩,要将整个桩头分次、完全击碎,工作效率很低。
2、不可避免的会对纵筋产生损伤,降低后续承台施工中承台的承载力。
3、铲车铲除纵筋内侧的混凝土时,如果混凝土桩直径较小,铲车铲斗很难在不大幅压弯纵筋的前提下,对中心内侧的混凝土进行铲除,而大幅压弯纵筋的代价是容易损伤钢筋,且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弯折不能超过15°)。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混凝土桩头破桩装置,其中:包括钢筋内圈缩颈结构、钢筋套以及环形破桩器,钢筋内圈缩颈结构包括上缩颈盖、下缩颈盖以及位于上缩颈盖、下缩颈盖侧方的楔块,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开孔,当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对齐时,上、下开孔对齐组成水泥浆通孔,水泥浆通孔中间窄,上下宽,上缩颈盖下表面和下缩颈盖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坡面,当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对齐时,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两侧面形成楔形槽,楔块置于楔形槽中,当楔块受力向楔形槽内侧移动时,能通过挤压楔形槽的坡面,迫使上缩颈盖和下缩颈盖分离,楔块上连接有传力杆,传力杆一端与楔块连接,一端伸出至混凝土桩体外,钢筋套套在混凝土桩体的桩头呈环形布设的竖向钢筋群的每一根钢筋上,钢筋内圈缩颈结构位于竖向钢筋群内侧,环形破桩器包括环形支架、外破振动液压器和内破锤击器,环形破桩器能上下移动,环形支架能环形布设在混凝土桩体外表面,环形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外破振动液压器和左右两个内破锤击器,外破振动液压器的液压缸体固定在环形支架上,外破振动液压器的振动端头伸出时,能顶在混凝土桩体外表面,并振动击碎桩头竖向钢筋群外的混凝土,内破锤击器正对着传力杆,能击打传力杆,使楔块内移。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上缩颈盖的下表面和下缩颈盖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层粘结固定,胶水层不渗入水泥浆通孔中。
上述的上缩颈盖或/和下缩颈盖上设置有耳件,耳件用于与钢筋套绑接,使钢筋内圈缩颈结构能定位在钢筋套上。
上述的钢筋套套在钢筋上时,钢筋套上端高度高于桩顶高度,下端低于钢筋内圈缩颈结构。
上述的钢筋套的材质为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多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制备全反式β-胡萝卜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