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7187.5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华;杨一帆;陈炼;代潞;于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32;H02K3/38;H02K13/00;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电机 引线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包括电缆、引线过渡接头、引线、连接部绝缘层和支撑结构,引线过渡接头由铜管接头,引线由母线、少胶主绝缘材料、少胶绝缘漆、防电晕绝缘层和第一绝缘保护层组成;连接部绝缘层由多胶主绝缘材料、多胶快干绝缘漆、防电晕绝缘层、第一绝缘保护层、第二绝缘保护层和绝缘保护套管组成,支撑结构由扎带、支撑块以及填料函或MCT固定块组成,还公开了其引线方法,采用交错避让点阵式的出线布置结构型式,在最紧凑的空间内将推进电机引线引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推进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舱推进电机的引线结构,以及其引线方法。
背景技术
吊舱推进装置是一种新型船用推进装置,为适应水阻力低的应用需求,吊舱推进电机通常采用细长型的结构。
吊舱引线模块是电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吊舱推进电机各相的引线从电机线圈端部引接到位于挂舵体顶部的接线位置。对于尺寸空间受限制的细长型结构的吊舱推进电机,不仅要求电机端部接线牢固、可靠性高;而且要求连接引线所占的空间小、结构紧凑、装卸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
常规的吊舱推进电机引线方法采用导电环焊接电缆引线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形式占有轴向尺寸长,且导电环错位布置结构复杂,焊接操作不便,且绝缘处理工序耗时等缺点;同时吊舱引线占有空间大会导致推进模块变长、湿面积变大,推进阻力和转舵力矩也因此变大,这也制约了吊舱性能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突破上述困境,提供一种新型的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以缩减引线占有空间尺寸,缩减吊舱推进模块轴向长度,减小湿面积,降低推进阻力和转舵力矩,提升吊舱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用于实现从推进电机末端到推进模块顶部接线位置的引线连接和固定,包括电缆、引线过渡接头、引线,连接部绝缘层和支撑结构五部分;所述的引线过渡接头为与电缆线芯直径适配的铜管接头;所述的引线由母线、少胶主绝缘材料、少胶绝缘漆、防电晕绝缘层和第一绝缘保护层组成;所述的连接部绝缘层采用适配电机电压等级的多胶云母绝缘结构,它由多胶主绝缘材料、多胶快干绝缘漆、防电晕绝缘层、第一绝缘保护层、第二绝缘保护层和绝缘保护套管组成;所述的支撑结构由扎带、适配绝缘等级的支撑块以及填料函或MCT模块组成。
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其电缆采用适配绝缘和耐电压等级需求的交流变频船用电缆。
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其母线为与电机线圈相同规格的电磁线或软铜母排。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方法,以提升引线工艺的可操作性,降低工艺难度,节约吊舱安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舱推进电机引线结构的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实际装配前吊舱推进电机对应相序的引线已预先布置到引线预设的位置:在推进模块顶部按照6股/5股/4股/3股、5股/4股/3股、4股/3股/2股、3股/2股/1股、5股/4股或2股/1股等引线排布方式将引线交错排列引出;
S2,首先将铜管接头一端与引线用银焊料完成焊接;
S3,然后将铜管接头的另一端进行酸洗处理并打磨,清理氧化物和焊渣,将电缆塞入铜管接头后用液压卡装固定,并进行绝缘处理;
S4,再将电缆穿过电缆固定孔,电缆末端引线完成与线圈出线头焊接;
S5,最后将焊接完毕的引线处进行绝缘处理,并将引线和电缆用支撑结构完成限位和固定;
S6,采用填料函或MCT模块固定电缆。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1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隔热防护,避免引线的绝缘层烧伤受损。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4中焊接时可将引线弯折,同时进行隔热处理,以避免焊接时烫伤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7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