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及其入壳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9217.6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张志刚;吴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1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沈强玉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形扣式 电池 自动 工装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包括钢壳定位载具(1)、入壳引导板(11)与升降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定位载具(1)与入壳引导板(11)的后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入壳引导板(11)上开设有引导槽(3),所述升降控制器(9)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定位支块(10),所述定位支块(10)的底部设置有卷芯防内缩定位销(15),所述卷芯防内缩定位销(15)的底部位置定位连接有卷芯防内缩装置(4),所述卷芯防内缩装置(4)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架(16),所述钢壳定位载具(1)上安装有钢壳定位座(14),所述钢壳定位座(14)的上端安装有钢壳主体(12),所述钢壳定位座(14)的外侧安装有引导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器(9)的顶部位置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上端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升降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器(9)上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电源模块、通讯连接模块、显示模块与入壳气缸控制模块,所述通讯连接模块连接有压力检测模块与距离检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与距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通讯连接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和入壳气缸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驱动升降杆(6)并带动连接板(8)与升降控制器(9)的位置进行上下升降,所述入壳引导板(11)与引导槽(3)对卷芯主体(5)的位置进行导向,所述钢壳定位座(14)与钢壳主体(12)的位置对卷芯防内缩装置(4)与卷芯主体(5)的位置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定位载具(1)与入壳引导板(11)之间设置有驱动油缸(22)、缸体(23)与升降器(24),所述钢壳定位载具(1)与钢壳定位座(14)之间设置有定位安装槽(19),所述安装座(2)的内侧设置有滑座(20),所述引导槽(3)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17)与防护棉(18),所述钢壳定位载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21),所述钢壳定位座(14)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片(25),所述钢壳定位座(14)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片(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引导板(11)的内侧位置通过滑座(20)在安装座(2)的内侧进行上下活动,且入壳引导板(11)由驱动油缸(22)、缸体(23)与升降器(24)进行升降调节,所述引导槽(3)、耐磨垫(17)、防护棉(18)之间通过胶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8.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的入壳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准备卷芯安装的定位装置以及入壳装置,并在内部设置卷芯防内缩装置,在卷芯防内缩装置的中部位置设置防内缩定位销,并将卷芯定位在防内缩定位销的外壁位置;
S2:微型扣式电池卷芯在组装入铁壳时因精度偏高,在组装时如碰到外壁时易对卷芯造成损伤及造成卷芯内孔内缩,采用自动化机构并在设计时增加卷芯入壳时的引导机构及防内缩装置,此种机构既提高了组装精度又解决了卷芯内缩的情况;
S3:在外部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更好的感知卷芯是否进入壳体内部,卷芯进入内部后,入壳操作即可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的入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卷芯安装时设置引导机构及防内缩装置进行入壳组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形扣式电池卷芯自动入壳工装的入壳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利用压力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对卷芯的位置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2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