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0088.2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晖;唐佳伟;全炳旭;刘宗;章昭;王新玲;霍倩倩;沈文龙;李学智;郭鑫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02;B01D67/00;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吕永齐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膜底层和导电膜面层;所述导电膜底层包括第一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锆;所述导电膜面层包括第二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铜;所述第一导电复合物和所述第二导电复合物包括导电聚合物、锑掺杂二氧化锡和石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导电膜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稀土产品的浸出、沉淀等生产过程需投入大量的原料试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氨氮和有机物的废水,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常规的处理工艺包括多效蒸氨法、鸟粪石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存在处理效率低、二次污染严重以及设备投资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达到较高的出水标准。基于陶瓷无机膜的膜分离工艺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规模化应用过程中膜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处理效果。
电化学复合膜分离技术通过在膜分离的基础上引入电化学,不仅可降解水中污染物,且在电场作用下可有效的缓解膜表面浓差极化现象,提高膜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导电物质与陶瓷膜进行结合得到导电陶瓷膜,能够进一步缓解膜污染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267155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电陶瓷膜,通过将基体聚合物与导电性高分子、碳粉或碳纸以共混、铸膜液与粉体掺混或铸膜液与碳纸复合后成膜制备导电膜,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但是所得到的陶瓷膜的导电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导电膜,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导电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膜底层和导电膜面层;
所述导电膜底层包括第一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锆;
所述导电膜面层包括第二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铜;
所述第一导电复合物和所述第二导电复合物包括导电聚合物、锑掺杂二氧化锡和石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复合物中导电聚合物、锑掺杂二氧化锡和石墨的质量比为(80~100):(15~30):(0.5~1);
所述第二导电复合物中导电聚合物、锑掺杂二氧化锡和石墨的质量比为(80~100):(30~35):(0.4~0.6)。
优选的,所述导电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乙炔、聚噻吩和聚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锆的质量比为8~12:1;
所述第二导电复合物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5~20:1。
优选的,所述导电膜底层的厚度为200~400μm;
所述导电膜面层的厚度为50~10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导电复合物、氧化锆和第一分散剂经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浆料;
将第二导电复合物、氧化铜和第二分散剂经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浆料;
在基体表面涂覆所述第一浆料后,进行第一煅烧,得到导电膜底层;
在所述导电膜底层表面涂覆第二浆料后,进行第二煅烧,得到所述复合导电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均包括松油醇、乙基纤维素和蓖麻油;
所述第一分散剂和第二分散剂中松油醇、乙基纤维素和蓖麻油的质量比独立的为(20~30):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0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