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终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7409.1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5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亮;李伟聪;雷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20 | 代理人: | 陈俊斌;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器件 终端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主结和至少一个场限环;
所述基底(1)包括衬底(10)以及漂移区(11),所述衬底(10)与所述漂移区(11)均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所述漂移区(11)用于在所述终端结构处于正向耐压过程中作为耗尽区;
所述场限环的第一掺杂区(2)形成在所述漂移区(11)上,所述第一掺杂区(2)具有第一导电类型;
所述主结形成在所述漂移区(11)上,所述主结包括第二掺杂区(3),所述第二掺杂区(3)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所述第二掺杂区(3)与所述漂移区(11)之间形成第一PN结;
所述主结上形成有增强环(4),所述主结上的增强环(4)的环宽小于其所在主结的宽度;和/或,所述场限环上形成有增强环(4),所述场限环上的增强环(4)的环宽小于其所在场限环的环宽;
所述增强环(4)包括多晶硅结构(41)以及位于所述多晶硅结构(41)下方的第三掺杂区(40);其中,所述漂移区(11)上的介质层(5)覆盖所述多晶硅结构(41)上方,所述多晶硅结构(41)将所述第三掺杂区(40)与所述介质层(5)隔离,所述介质层(5)为二氧化硅层;所述多晶硅结构(41)的宽度小于所在所述场限环或主结的宽度,所述多晶硅结构(41)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所述第三掺杂区(40)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所述第三掺杂区(40)的掺杂元素来源于所述多晶硅结构(41)中的掺杂元素,所述第三掺杂区(40)通过所述多晶硅结构(41)进行热扩散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和第二导电类型属于不同的半导体导电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掺杂区(40)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掺杂浓度,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掺杂浓度与第二掺杂区(3)的掺杂浓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掺杂区(40)的掺杂浓度为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掺杂浓度的5倍至100倍;或者,所述第三掺杂区(40)的掺杂浓度为5e16cm-3-1e19cm-3,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掺杂浓度为1e16cm-3-1e17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场限环,所述主结和每一个所述场限环上均形成有一个增强环(4);
其中,靠近所述主结的所述场限环的环宽大于或等于远离所述主结的所述场限环的环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0)为N型衬底(10),所述漂移区(11)为N型漂移区(11),所述场限环为P型场限环,所述漂移区(11)材料为单晶硅、氮化镓或碳化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结构还包括介质层(5)、第一电极(6)以及第二电极(7),所述介质层(5)覆盖在所述主结、场限环、增强环(4)以及漂移区(11)上;所述主结上形成有所述增强环(4),所述第一电极(6)穿过所述介质层(5)与所述主结上的所述多晶硅结构(4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7)与所述衬底(10)电连接。
7.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结构以及元胞,所述终端结构位于所述元胞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4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向驾驶者推荐货源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压作业用油管堵塞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