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由其得到的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1390.8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武;尤志峰;沈贺;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髓 微血管 内皮 细胞 分离 培养 方法 得到 | ||
1.一种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脊髓组织与平衡盐溶液混合,进行研磨,离心,收集沉淀;
(2)将步骤(1)得到的沉淀与富集试剂混合,离心,弃上清,得富集的脊髓微血管片段;
(3)将得到的脊髓微血管片段与酶混合,消化,得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
(4)将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增殖培养基混合,接种于蛋白质和/或多肽包被的细胞培养板上,进行一次培养,后换用选择培养基进行二次培养,即得所述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
所述多肽包括多聚赖氨酸,所述蛋白质包括层粘连蛋白、明胶、胶原蛋白或纤连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研磨使用组织研磨器进行,所述组织研磨器包括玻璃管和柱塞,所述玻璃管的规格大于柱塞的规格,玻璃管的内径与柱塞的外径之间的差值小于1 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富集试剂包括牛血清白蛋白、葡聚糖、胶体硅细胞分离液或聚蔗糖细胞分离液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弃上清后还包括与平衡盐溶液混合,清洗,离心,弃上清,得清洗后的脊髓微血管片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酶包括脱氧核糖核酸酶、胶原酶或中性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蛋白质包括胶原蛋白和/或纤连蛋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一次培养的时间为30-40 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增殖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各自独立地包括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或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选择培养基还包括嘌呤霉素100-800 ng/mL。
10.一种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由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原代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13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