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钻绒里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1126.2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昆明;张传贵;刘汉清;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蔡学中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钻绒 里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钻绒里布包括基布层以及分别涂覆于基布层两侧的低密度弹性涂层和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
其中,低密度弹性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PU树脂、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和硅烷偶联剂;
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壳聚糖、乙酰丙酮锌、石油树脂、防钻绒整理剂、抗静电剂和甲壳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弹性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0-30份PU树脂、10-20份酚醛微珠、5-10份异氰酸酯、2-6份链增长剂、5-10份纤维粉屑、1-3份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和2-5份硅烷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0-20份聚丙烯、5-10份壳聚糖、2-6份乙酰丙酮锌、3-10份石油树脂、2-8份防钻绒整理剂、1-4份抗静电剂和5-10份甲壳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弹性涂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将PU树脂、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以及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放入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升温后使其进行反应,随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低密度弹性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将聚丙烯、壳聚糖、乙酰丙酮锌、石油树脂和甲壳素加入反应釜内,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然后使其在常温下形成软固体,在软固体内的加入防钻绒整理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再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初始进行混合搅拌的温度为60-80℃,反应3-4h,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后,调节反应釜温度至45-65℃,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再保温2-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钻绒整理剂为阳离子的有机硅特殊脂肪族类防风剂、非离子的防钻绒助剂或PU纳米的聚氨酯类物质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为远红外纤维和竹炭纤维相互捻合而成、高密度针刺无纺布或涤纶布中的一种。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钻绒里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U树脂、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以及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放入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升温60-80℃,反应3-4h,随后加入硅烷偶联剂,调节反应釜温度至45-65℃,再混合充分搅拌均匀,然后保温2-3h,即得到低密度弹性涂层;
(2)将聚丙烯、壳聚糖、乙酰丙酮锌、石油树脂和甲壳素加入反应釜内,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然后使其在常温下形成软固体,在软固体内的加入防钻绒整理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再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
(3)在所述基布层的一侧涂覆复合低密度弹性涂层,在所述基布层的另一侧涂覆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即可得到所述的防钻绒里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钻绒里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将所述复合低密度弹性涂层涂覆在基布层的一侧时,将其注入涂覆机,并将涂覆机的出料口对应外界输送平台上部连接的滚筒,涂覆机将物料涂覆在滚筒上,同时使得基布层随输送平台传动,在传动时,滚筒转动实现将表面的物料压动涂覆在基布层的一侧,使得基布层的一侧形成复合低密度弹性涂层,同上述操作,在基布层的另一侧涂覆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涂覆后,通过输送平台将基布层送入烘干设备内烘干1-2h时即可得到防钻绒里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11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