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钻绒里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1126.2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昆明;张传贵;刘汉清;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蔡学中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钻绒 里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防钻绒里布领域的一种防钻绒里布,所述防钻绒里布包括基布层以及分别涂覆于基布层两侧的低密度弹性涂层和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本发明在基布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低密度弹性涂层和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其中,低密度弹性涂层中的PU树脂使得该基布层具备加高的弹性同时添加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和硅烷偶联剂,使得低密度弹性涂层赋予该里布较高的弹性及回复力性能和撕裂性能,使得缝制后造成的针眼在其自身弹性及回复力的作用下被缩小,进而避免针眼处钻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钻绒里布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钻绒里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服在寒冷的季节给人们带来温暖与舒适的同时,也给一部分消费者带来了烦恼,钻绒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钻绒是指羽绒服中的羽毛、羽绒钻出其面料、里料。
羽绒服钻绒,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缝线时导致针眼过大,过大的针眼会提供羽绒跑出的通道,最终影响到羽绒服防钻绒性能。而现有的羽绒服的里布不能有效的防止该种原因导致的钻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钻绒里布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钻绒里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钻绒里布,所述防钻绒里布包括基布层以及分别涂覆于基布层两侧的低密度弹性涂层和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
其中,低密度弹性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PU树脂、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和硅烷偶联剂;
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壳聚糖、乙酰丙酮锌、石油树脂、防钻绒整理剂、抗静电剂和甲壳素。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低密度弹性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0-30份PU树脂、10-20份酚醛微珠、5-10份异氰酸酯、2-6份链增长剂、5-10份纤维粉屑、1-3份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和2-5份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10-20份聚丙烯、5-10份壳聚糖、2-6份乙酰丙酮锌、3-10份石油树脂、2-8份防钻绒整理剂、1-4份抗静电剂和5-10份甲壳素。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低密度弹性涂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将PU树脂、酚醛微珠、异氰酸酯、链增长剂、纤维粉屑以及异氰酸酯接枝聚醚醚酮放入通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升温后使其进行反应,随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到低密度弹性涂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将聚丙烯、壳聚糖、乙酰丙酮锌、石油树脂和甲壳素加入反应釜内,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然后使其在常温下形成软固体,在软固体内的加入防钻绒整理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再经过超声分散后,得到自修复式聚合材料涂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应釜初始进行混合搅拌的温度为60-80℃,反应3-4h,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后,调节反应釜温度至45-65℃,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再保温2-3h。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钻绒整理剂为阳离子的有机硅特殊脂肪族类防风剂、非离子的防钻绒助剂或PU纳米的聚氨酯类物质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布层为远红外纤维和竹炭纤维相互捻合而成、高密度针刺无纺布或涤纶布中的一种。
一种防钻绒里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1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