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和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4991.2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羽;韩东明;黄碗明;冯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上海策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16 | 分类号: | G01T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61005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定位 强度 探测 方法 系统 以及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和系统,在辐射探测器组成的辐射成像面阵中增加两个互相垂直碲锌镉辐射强度传感器,所述辐射强度传感器分别垂直于所述辐射成像面阵。该方法包括采用双目成像方案,获得辐射探测器所探测区域的三维立体视图;获取所述三维立体视图下每个区域的辐射能量值;标定所述三维立体视图的每个点与相对应的所述辐射能量值的数据。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实现更精准更直观的辐射定位,对辐射强度的检测也不够精准,不便于辐射源跟踪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辐射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896年法国科学家A.H.贝可勒尔研究含铀矿物质的荧光现象时,偶然发现铀盐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不可见射线。不久人们在加有磁场的云室中研究这种射线时,证明它是由3种射线成份组成: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贝可勒尔在发现放射性现象的同时使用照相底片(最初的核乳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辐射探测。云室、核乳胶等成为了最早的核辐射探测方法。
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原于和原子核物理、固体物理、核辐射探测和防护、核技术应用和核能利用等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许多有关物理现象的分析、解释,以及在许多有关的实际商用、研究工作中实验方案和方法的确定,都要以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因为核辐射无法被人类感知,所以需要辐射探测仪器来对辐射进行探测,得到辐射的类型、强度、数量、范围、能量和时间等。
现有的辐射探测方法直接应用辐射探测仪器,不能实现更精准更直观的辐射定位,对辐射强度的检测也不够精准,不便于辐射源跟踪。
目前,市场上现有技术的缺点:
不能实现更精准更直观的辐射定位,对辐射强度的检测也不够精准,不便于辐射源跟踪。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能实现更精准更直观的辐射定位,对辐射强度的检测也不够精准,不便于辐射源跟踪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辐射定位和强度探测方法,在辐射探测器组成的辐射成像面阵中增加两个互相垂直碲锌镉辐射强度传感器,所述辐射强度传感器分别垂直于所述辐射成像面阵,包括:
采用双目成像方案,获得辐射探测器所探测区域的三维立体视图;
获取所述三维立体视图下每个区域的辐射能量值;
标定所述三维立体视图的每个点与相对应的所述辐射能量值的数据。
进一步的,在辐射探测器组成的辐射成像面阵中增加两个互相垂直碲锌镉辐射强度传感器,所述辐射强度传感器分别垂直于所述辐射成像面阵;
对不同角度的辐射源进行标定,当侧面入射辐射源时,碲锌镉辐射强度传感器组成的辐射成像面阵检测到辐射源位置,但是辐射强度显示不准确,而另外两个辐射探测器综合反应侧面入射辐射的强度,记录同一辐射源在不同角度情况下的3面辐射强度传感器的强度情况;
由以上标定数据,得到不同角度的辐射源,3面辐射强度传感器分别反应出整体辐射强度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得不同角度进入的辐射源都有至少一面辐射强度传感器能够明显感知辐射强度,因而整体辐射强度检测的精确度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双目成像方案,获得辐射探测器所探测区域的三维立体视图,包括:
通过双目相机获取两个RGB彩色图像;
对所述RGB彩色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无畸变图像;
对所述无畸变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分别得到两个无畸变图像中的关键角点特征,其中,本申请的角点特征是一类点特征,特征是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基础,使用特征来代表图像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上海策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上海策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