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9128.4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司俊鸿;李沂蔓;邵和;程根银;李潭;王海东;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17/1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条件下 自燃 危险性 评价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煤自然评估领域,包括:构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获取煤自燃的观测变量指标样本数据;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将符合信度和效度检验的样本数据输入结构方程模型SEM,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拟合,获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本发明针对以注惰性气体CO2为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手段的工作面进行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采用结构方程评价方法构建基于SEM算法的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实现针对注CO2工作面煤自燃危险性的专项评价,降低因防灭火技术手段差异产生的煤自燃危险性评价准确性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自然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火灾是煤矿事故的主要事故种类之一,我国煤矿火灾事故中,由煤自燃引起的煤矿火灾事故占90%以上。采空区遗煤自燃因其存在的隐蔽性、不确定性、突发性等特点,对煤矿深部资源的开采利用造成了巨大威胁。
煤自燃主要是由于煤表面存在活性分子,且活性分子吸收氧气,并与其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
当煤体释放热量超过煤体吸收的热量时,热量会发生积聚,使得煤体温度升高,从而造成火灾。在矿井生产中,由于煤层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开采水平不断延深,采空区内浮煤大量堆积,释放热量,同时采空区密闭质量差,会发生漏风,导致煤体可以充分吸附氧气,从而使遗煤发生自燃,引发矿井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采空区注惰气防灭火技术的常用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具有比重大、煤岩体吸附阻化性能高、脱附温度高、惰化效果好等特点,可快速沉降在采空区底部遗煤区,在煤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O2与煤的接触,防止遗煤氧化和热量积聚。
因此,煤自燃是矿井煤层防灭火工作的关注重点,准确的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是矿井防灭火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衡量防灭火技术可靠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国内学者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采用了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模糊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方法,对煤矿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适用于多数采煤工作面。通过数学模型建立,将采空区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氧气浓度、开采程度、漏风强度等指标代入其中,计算得出采空区煤自燃的可能性数值。由于采空区内指标测量困难,部分数据准确性有待考量,缺少对于防灭火技术的实施效果对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因素评价。部分学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矿井煤岩参数、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和防灭火技术多角度进行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的系统评价。其中,防灭火技术作为影响煤自燃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因素,在系统评价中并未因防灭火技术手段的区别分类考虑,而是作为影响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没有突出技术手段本身,与煤自燃防灭火队伍建设、装备建设、管理制度等并列为防灭火技术的影响项因素。受到煤自燃影响因素多样性与开采环境、外部环境等复杂性因素的综合影响,上述方法在应用于不同防灭火技术条件下的矿井时,其评价精确性存在差异。现存的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方法对矿井具有普遍适用性,并未对采取了不同防灭火技术手段的矿井加以区分,缺少针对采用CO2惰化技术矿井的煤自燃危险性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空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惰化条件下煤自燃危险性的结构方程模型SEM;
获取煤自燃的观测变量指标样本数据;
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9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