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7971.5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欣峰;陈中当;熊静;刘小强;田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10 | 分类号: | F02D41/10;F02D41/40;F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蕾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及其 发动机 加油 瞬态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摩托车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用于在第N+1循环进行燃油喷射,包括:获取发动机在第N循环中的理论喷油量Fsubgt;1/subgt;;根据理论喷油量Fsubgt;1/subgt;在第N+1循环中对发动机进行喷油,以完成在第N+1循环的第一次燃油喷射;获取在第N+1循环中位于进气冲程预设时刻范围内的任一时刻对应的油门开度,预设时刻范围包括最大进气压力时刻;根据油门开度、发动机的转速和气体温度得到在第N+1循环中发动机的实际喷油量F;根据F=Fsubgt;1/subgt;+Fsubgt;2/subgt;计算得到在第N+1循环中的补充喷油量Fsubgt;2/subgt;;根据补充喷油量Fsubgt;2/subgt;再次对发动机进行喷油,以完成在第N+1循环的第二次燃油喷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电喷系统通常采用速度密度法通过测量进气道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等信息来估算发动机进气量,然后根据理论空燃比来匹配合适的喷油量,但在大多数工况下为了让汽油能与空气充分混合,常见电喷系统基本都是在进气门打开前即完成喷油,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在无法知道本次循环进气压力也无法估算本次循环进气量的情况下,需要预估给定喷油量;而目前电喷系统都是采用转速、上一循环进气压力来估算本次循环的进气量,特别是在加油过程中,相邻两个循环进气压力差异较大,导致估算进气量误差较大,最终加油过程中动力不足。
具体来说,为了使燃油和空气混合充分,在大多数工况下ECU在进气门打开前完成喷油,而进气门打开前,ECU采集不到进入气缸的气体压力无法估算进气量,因此只能估算进气量,目前行业通用做法是让ECU通过采集第N个循环的进气量计算N+1循环喷油量,当稳态工况时第N个循环的进气量和第N+1循环的进气量是相当的,因此第N个循环计算出的喷油量与第N+1循环的喷油需求量相当。而当过渡加速工况,第N个循环的进气量与第N+1循环的进气量差异较大,第N个循环计算出的喷油量无法满足第N+1循环的需求量。本技术方案就是通过相关算法弥补过渡加速工况下,第N个循环计算出的喷油量无法满足第N+1循环需求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通过在一个发动机循环内二次补充喷油的方式来弥补过度加速工况下动力不足现象,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加油瞬态喷油控制方法,用于在第N+1循环进行燃油喷射,包括:
获取发动机在第N循环中的理论喷油量F1;
根据理论喷油量F1在第N+1循环中对发动机进行喷油,以完成在第N+1循环的第一次燃油喷射;
获取在第N+1循环中位于进气冲程预设时刻范围内的任一时刻对应的油门开度,预设时刻范围包括最大进气压力时刻;
根据油门开度、发动机的转速和气体温度得到在第N+1循环中发动机的实际喷油量F;
根据F=F1+F2计算得到在第N+1循环中的补充喷油量F2;
根据补充喷油量F2再次对发动机进行喷油,以完成在第N+1循环的第二次燃油喷射。
可选地,获取在第N+1循环中位于进气冲程预设时刻范围内的任一时刻对应的油门开度,预设时刻范围包括最大进气压力时刻的步骤,包括:
获取在第N+1循环中完成进气冲程2/5-4/5角度时对应的油门开度。
可选地,获取在第N+1循环中完成进气冲程2/5-4/5角度时对应的油门开度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