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8976.X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7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伟;丁圣轩;徐墨林;王茵;张晨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81 | 分类号: | G08G1/081;G06F30/20;G06F3/0484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交叉口 信号 优化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待优化环形交叉口的区域地图信息;对所述待优化环形交叉口进行渠化改造设计,得到平面交叉口渠化方案、无控环岛渠化方案及信控环岛渠化方案;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预设指标进行评价;对所述四个不同渠化方案的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述待优化环形交叉口的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结果;本发明所述优化方法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并能够使得优化后的环岛通行能力大大增加,冲突点减少,且汇流、合流点数量较少;同时避免了环岛车辆正面冲突,减低了环岛事故发生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人均保有量剧增,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内部的旅游景区带、大学城及商业中心带等客流集散点由于流量大容易堵塞;城市平面交叉口是车流直行、转弯分流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交通复杂性的增加和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单一的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存在交叉口出行车辆较多、环岛半径较大及车辆环绕行驶距离较远等因素,导致交通拥堵突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社会活动对交通的需求。
为提高环形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减少道路拥堵程度,道路网络和环形交叉口的建设和改善刻不容缓;优化、改进平面交叉口的渠化方式和信号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冲突点数;目前,通常采用的优化方案有:(1)对环形交叉口进行渠化,实行入环让行规则;(2)在环岛上增设信号控制;(3)直接拆除环岛,改造成标准十字交叉口实施定时控制等。
中国专利申请“四路环形交叉口的所有进口道适时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申请号为:CN201410236291.4),其公开了解决环形交叉口交通事故频发、通行效率低下等交通问题;利用进口道上游检测器、进口道停止线检测器和环道检测器,全面监测进口道和环道的交通运行状态,动态调整交通运行组织方式以及交通信号灯色的显示时间,主动适应机动车交通负荷水平的连续变化;但上述方法对于其他形式的环形交叉口适应性较差。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信控环形交叉口仿真车辆入环路径构建方法”(申请号为:CN202110280449.8);其公开了基于曲线函数构建信控环形交叉口的入环区域内仿真车辆入环路径对应的目标曲线,使得仿真车辆能够沿目标曲线平滑地进入不同几何线形的信控环形交叉口,提升特定交通场景的仿真质量;但所述方法适用的仿真场景不够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环形交叉口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标定方法”(申请号为:CN202110418191.3);其公开了对于环形交叉口,解决现有的标定方法对交织区局部的标定研究较少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对环形交叉口交织区局部进行参数标定,提高仿真模型的准确度,使仿真模型更贴合实际交通情况;所述方法仅针对交织区局部,适用范围较小。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信控环形交叉口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申请号为:CN202110498704.6),其解决常用的两种交通仿真模型的标定研究不能同时满足交通模型的综合仿真研究和特定交通场景的仿真模拟,致使针对信控环形交叉口的仿真质量不高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采用标定的最优模型参数运行信控环形交叉口仿真模型,使得针对信控环形交叉口的仿真模拟能够更加贴合实际交通运行情况,提升多种信控环形交叉口场景的仿真质量;但所述方法仅分析了环形交叉口仿真参数表达与评价方法,未进行渠化改善和信号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的环形交叉口优化方法适用范围较小,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待优化环形交叉口的区域地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