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4308.8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牛斌;苏永华;葛凯;高策;苏伟;班新林;王乐然;李东昇;石龙;赵体波;荣峤;袁磊;尹京;马宏亮;杨心怡;王苇;刘吉元;马林;周勇政;王凯林;孙大斌;罗伟新;刘金景;吴士玮;马力军;镇垒;刘国庆;刘珊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高强 型高聚物 改性沥青 防水 卷材 制备 方法 系统 及其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所述上覆面隔离材料层包括上覆面隔离膜和设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一端的搭接边膜;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本发明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超强的撕裂性能,较强的抗穿孔性能,并且能与涂料层达到满毡复合,形成高强度、耐撕裂、抗穿刺的新型“一卷一布一涂”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一种以沥青为主体防水材料,并在沥青中加入SBS、IPP、APAO等改性剂,改善沥青的高温抗流淌性能和低温抗脆裂性能,得到改性沥青,然后将改性沥青涂敷于聚酯胎、玻纤胎或玻纤增强聚酯胎等中间层胎体的上下表面,并再覆隔离材料,卷曲制成的防水卷材。其中,中间层胎体起到沥青卷材骨架作用,赋予沥青卷材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最大拉伸强度延伸率。
中间层胎体的强度随着胎基的纤维量、厚度的提升而提升,目前常用最厚的聚酯胎其规格为310g/㎡,继续增加厚度会影响胎基的浸透,影响中间层密实性,以及影响中间层的防水功能。
以屋面防水为例,对于重要建筑防水工程,要达到I级防水,必须有二道防水材料设防,现在可选的方案主要为卷材+卷材、卷材+沥青涂料、涂料+增强层+涂料三种方案。
卷材+卷材方案具有双层保护,为最强组合方案,然而由于沥青卷材较高的耐热性能,卷材无论热熔施工还是自粘施工,卷材与基层的满粘施工均存在一定严格条件限制,实现困难。
卷材+沥青涂料方案,沥青涂料层缺少抗变形强度。
涂料+增强层+涂料方案,具有优异的抗变形能力,但操作麻烦,施工周期太长。
卷材与聚氨酯涂料复合施工方案,由于主体材料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粘接效果差,无法满足复合施工使用质量要求。
因此,为解决目前的防水系统难以达到Ⅰ级防水等级的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新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防水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超强的撕裂性能,较强的抗穿孔性能,并且能与涂料层达到满毡复合,形成高强度、耐撕裂、抗穿刺的新型“一卷一布一涂”防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高强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覆面隔离材料层、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中间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和下覆面增强层,所述下覆面增强层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为聚丙烯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丝直径为1-10μm,纤维铺网量按重量计规格为50-250g;纵横向断裂强度≥5kN/m;纵横向断裂伸长率≥60%;顶破强力≥1.0KN;纵横向撕破强力≥250N;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所述中间增强体层;
S2:将所述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和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分别涂覆在所述中间增强体层的上、下表面,经冷却得到覆改性沥青增强体层;
S3:将所述上覆面隔离膜覆于所述覆改性沥青增强体层的上表面,并将所述搭接边膜设于所述上覆面隔离膜的一端;将所述覆改性沥青增强体层的下表面进行吸水和吹干处理,并将依次经展开、烘干和表面活化处理后的下覆面增强层黏贴于所述经吸水和吹干处理后的覆改性沥青增强体层的下表面,得到改性沥青卷材前驱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