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5116.9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陈丽颖;周军锋;范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0;C08K5/3462;C08K5/3447;C08K5/31;C08J5/18;C08G63/83;C08G63/85;C08G63/8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飞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petg 收缩 标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包括主料和辅料,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55~60份PET回收瓶片、10~15份PETG收缩膜边角料、25~30份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辅料包括酯交换催化剂、缩聚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促进剂,酯交换催化剂量为主料的3~5ppm,缩聚催化剂的量为主料的6~8ppm,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为主料的3~5ppm,催化促进剂的量为主料的2~3ppm。本发明中结合热收缩标签膜用PETG结构和材料性能特点,通过科学配制酯交换、缩聚催化体系,通过熔融缩聚反应,将PET瓶片回收料、PETG膜边角料与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一起制备成RPETG新原料,再经流延拉伸制成RPETG热收缩标签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收缩标签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RPET(G)中的R是英文Recycle的缩写,代表循环、回收的意思。PET作为当前最成功的循环使用高分子材料,除简单的物理机械回收利用外,主要是通过化学回收方式实现真正的循环使用。
PET化学回收是将废弃的PET塑料或/和化纤制品,通过水解、醇解、糖解等工艺技术手段,解聚成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等单体或低分子物质,再通过聚合技术合成新的聚酯高分子材料RPET。
化学回收的优点是可以实现PET的完全循环再生利用,特别是随着市场对PET产品各种功能化要求增加,共聚PET产品(如PETG)、复合PET产品、涂层PET产品等非单一PET材料产品使用量在快速增加,物理回收法对这些产品的回收利用十分困难,只有化学法回收利用才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PETG是PET改性产品,通过醇或醇+酸共聚改性使PET材料结晶性下降,由结晶型的PET变成为接近或成为无定形的聚合物。经拉伸定向工艺获得较高的热收缩率,而成为热收缩标签膜的主要基材膜材料。PETG之前通常单指CHDM改性的PET产品,近年来热收缩标签膜行业已用NPG共聚改性PET产品全面取代了原PETG材料,行业上依旧称为PETG热收缩标签膜。
目前,PET(G)化学回收工艺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有: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更加简单的工艺路线,以及如何充分回收利用复合PET材料中其他各种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中结合热收缩标签膜用PETG结构和材料性能特点,通过科学配制酯交换、缩聚催化体系,通过熔融缩聚反应,将PET瓶片回收料、PETG膜边角料与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一起制备成RPETG新原料,再经流延拉伸制成RPETG热收缩标签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RPETG热收缩标签膜,包括主料和辅料,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55~60份PET回收瓶片、10~15份PETG收缩膜边角料、25~30份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辅料包括酯交换催化剂、缩聚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促进剂,所述酯交换催化剂量为主料的3~5ppm,所述缩聚催化剂的量为主料的6~8ppm,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的量为主料的3~5ppm,所述催化促进剂的量为主料的2~3ppm。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还包括调色剂和稳定剂,所述调色剂的量为主料的5~8ppm,所述稳定剂的量为主料的45~60 ppm。
进一步地,所述缩聚催化剂为钛基催化剂;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季铵碱类相转移催化剂;所述催化促进剂为有机胍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5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