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9673.8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秀莲;魏衍纲;张萌;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1/00 | 分类号: | C12P11/00;B01F31/445;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妃 |
地址: | 27207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素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大蒜在富马酸溶液中浸泡、去皮捣碎,加入到设有搅拌装置的第一反应器中;
S2,将半胱氨酸、乙醇加入到第一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S3,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转入第二反应器,浸提酶解;
S4,将浸提酶解完成后的固体、液体分离;
S5,将分离后的液体离心、蒸馏、灭菌,得到大蒜素;
所述富马酸溶液浓度为2%,浸泡时间为10~15h;
所述乙醇浓度为65%~75%,所述大蒜与乙醇的料液比为1:5~1:8;
所述搅拌条件为在25~35℃下,搅拌10~30min;
所述浸提酶解条件为在25~35℃下,浸提酶解1~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包括开口朝上的搅拌筒(1)以及封闭搅拌筒(1)开口的封闭板(11),所述封闭板(11)上设有进料筒(12),所述搅拌筒(1)底部设有出料管(121),所述出料管(121)上设有截止阀,所述封闭板(11)在朝向搅拌筒(1)内的一侧设有驱动板(13),所述驱动板(13)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U形摆杆(131),所述摆杆(131)上转动连接有延伸进入搅拌筒(1)内的搅拌杆(132),所述摆杆(131)上设有驱动搅拌杆(132)转动的第一电机(1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驱动板(13)远离封闭板(11)一端的缺口(134),所述缺口(134)相对口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5),所述第一转杆(135)上固定设有与第一转杆(135)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转杆(136),所述第二转杆(136)和第一转杆(135)呈十字形,所述摆杆(1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杆(136)的两端,所述驱动板(13)上设有驱动第一转杆(135)转动的动力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杆(135)外壁的第一齿轮(14)以及设置在驱动板(13)上的第一气缸(141),所述第一气缸(141)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4)啮合的第一齿条(14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136)外壁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143),所述摆杆(131)的一侧设有第二气缸(144),所述第二气缸(144)的活塞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143)啮合的第二齿条(145),所述摆杆(131)在靠近第二齿条(145)的一侧外壁设有供第二齿条(145)滑移的导向板(146)。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底部设有辅助搅拌的辅助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搅拌筒(1)底部的滑轨(15),所述滑轨(15)内滑移连接有滑块(151),所述搅拌筒(1)在滑轨(15)的两侧均分布有第一转动座(152)和第二转动座(153),所述第一转动座(152)的高度低于第二转动座(153)的高度,所述第一转动座(152)位于搅拌筒(1)的筒底,所述第二转动座(153)位于搅拌筒(1)的筒壁,所述第一转动座(152)和第二转动座(15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框(154)和第二搅拌框(155),所述第二搅拌框(155)位于第一搅拌框(154)的上方,所述滑块(151)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一搅拌框(154)内的第一导向块(156),所述第一导向块(156)上端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二搅拌框(155)内的第二导向块(157),所述第二导向块(157)在第二搅拌框(155)内滑移,所述第一导向块(156)在第一搅拌框(154)内滑移,所述搅拌筒(1)外壁设有驱动第一搅拌框(154)转动的第二电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蒜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框(155)上端沿第二搅拌框(155)周边设有若干竖直向上的动力杆(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6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潜式应急水文测量装置
- 下一篇:纳米氧化铈在促进植物侧根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