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4044.8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孔德锐;唐天敏;陈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073 | 分类号: | F16F15/073;F16M5/00;F04B37/1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2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线性 压缩机 用隔振器 | ||
1.一种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隔振支座(5)、位于隔振支座(5)两端的两个悬臂弯曲板弹簧(1)、在其中一端的悬臂弯曲板弹簧(1)内侧设置的防撞座(4)以及在防撞座(4)与隔振支座(5)之间设置的防撞垫片(8,9);所述悬臂弯曲板弹簧(1)为双悬臂结构的板弹簧,其两侧设有悬臂;
所述悬臂弯曲板弹簧(1)和隔振支座(5)之间由位于板弹簧两侧悬臂上的板弹簧-隔振支座连接通孔(12)与隔振支座的螺纹孔(13)通过连接螺钉(3)相连;
所述防撞座(4)安装在隔振支座(5)通槽长度较小的一端,并由连接螺钉(3)通过位于防撞座(4)两端上的防撞座连接通孔(15)将其安装在悬臂弯曲板弹簧(1)和隔振支座(5)之间;
所述防撞垫片(8,9)包括第一防撞垫片(8)和第二防撞垫片(9),第一防撞垫片(8)对应安装在防撞座(4)的两个防撞座沉孔(16)处,第二防撞垫片(9)则安放于隔振支座(5)通槽长度较小一端的两个隔振支座沉孔(1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振支座(5)相对压缩机(7)的一侧采用一定的弧面过渡,其弧度与压缩机圆周面的弧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振支座(5)的一端加工一个长度较小的通槽,并在通槽上布置两个用于安放第二防撞垫片(9)的隔振支座沉孔(14),沉孔轴线平行于支座底面;
在所述隔振支座(5)的另一端加工一个长度较大的通槽,用于防止被动减振器(6)在运动时与隔振支座(5)发生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振支座(5)的四个脚上一共有四个支座-平台连接通孔(10)和四个螺纹孔(13),其中:螺纹孔(13)的轴线均平行于隔振支座(5)的底面,支座-平台连接通孔(10)的轴线垂直于隔振支座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悬臂弯曲板弹簧(1)的间距需和压缩机(7)与被动减振器装配后的轴向总长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弯曲板弹簧(1)的外形呈M形,每侧悬臂端均有一个用于连接的板弹簧-隔振支座连接通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两侧悬臂弯曲处均为同一个圆的两段等尺寸圆弧,圆心位置即为板弹簧对称轴线上板弹簧-压缩机连接通孔(11)的中心,圆的直径则为板弹簧双悬臂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弯曲板弹簧(1)的外形呈N形,每侧悬臂端均有一个用于连接的板弹簧-隔振支座连接通孔(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两侧悬臂仅通过一个圆弧过渡,该圆弧为一个圆的弧长,该圆直径为板弹簧双悬臂之间的距离,圆弧处的板弹簧-压缩机连接通孔(11)位于板弹簧对称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线性压缩机用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振器与压缩机(7)之间进行安装时,一端由悬臂弯曲板弹簧(1)上的板弹簧-压缩机连接通孔(11)和压缩机(7)上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安装螺钉(2)相连,另一端由板弹簧-压缩机连接通孔(11)和被动减振器上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安装螺钉(2)相连;
所述隔振器上的悬臂弯曲板弹簧(1)不仅在压缩机(7)振动时为其提供一定的轴向弹性恢复力外,还起到了支撑压缩机的作用;
经隔振支座(5)上四个支座-平台连接通孔(10)由安装螺钉(2)将整个隔振器连接到应用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物理研究所,未经昆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40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