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116.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友;幸伟;高文星;胡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41/00;B22D4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三流 中包流场 控制 工艺 | ||
1.一种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稳流器的底部设计为锯齿型,在稳流器的竖直侧壁上增加一圆弧型凸起;稳流器直对挡渣墙的导流孔设置为两导流孔;
2)在保证挡渣墙不与塞棒及水口存在干涉的条件下,将挡渣墙设计成异型挡渣墙,将挡渣墙两侧向远离冲击区方向扩展;挡渣墙的导流孔为方孔,导流孔的设置在挡渣墙底部;
3)在靠近中间铸流侧增加260mm高挡坝,配合挡渣墙底部的导流孔,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
4)挡渣墙上部支撑砖设置4块,同时由于底部的挡坝对挡渣墙也有支撑作用,使挡渣墙更加牢固不易垮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稳流器底部的锯齿露出高度约40mm,倒角约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导流孔与挡渣墙成60°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高挡坝的高度为2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1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药辅助支撑车
- 下一篇:一种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萌生的试验测量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