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116.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友;幸伟;高文星;胡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41/00;B22D4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三流 中包流场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稳流器的底部为锯齿型,在稳流器的竖直侧壁上增加一圆弧型凸起;2)将挡渣墙设计成异型挡渣墙,将挡渣墙两侧向远离冲击区方向扩展;挡渣墙的导流孔为方孔,导流孔的设置在挡渣墙底部;3)在靠近中间铸流侧增加260mm高挡坝,配合挡渣墙底部的导流孔,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4)挡渣墙上部支撑砖设置4块,同时由于底部的挡坝对挡渣墙也有支撑作用,使挡渣墙更加牢固不易垮塌。本发明减弱钢包铸流冲击所引起的强烈涡流,可降低钢水卷渣的机率,促进钢水夹杂物的上浮,同时避免钢水直接流入中间铸流浸入式水口,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三流中包的中间流由于距离大包钢水冲击点距离过近,使得中间铸流的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过短,存在如下问题:
1)中间铸流的钢水温度要比两侧铸流的钢水温度高3-5℃,不利于中包温度的控制,且由于中间铸流的钢水过热度高,其铸坯低倍质量也较两侧铸流的低倍质量差;
2)中间铸流的钢水由于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过短,导致夹杂物无法充分上浮,使得中间铸流的钢中夹杂物控制也明显较两侧铸流的严重。
鉴于上述问题,目前国内钢厂常采取的措施是降低中间铸流的铸机拉速,对铸坯低倍质量及夹杂物的控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仍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间铸流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稳流器的底部设计为锯齿型,在稳流器的竖直侧壁上增加一圆弧型凸起;稳流器直对挡渣墙的导流孔设置为两导流孔;
2)在保证挡渣墙不与塞棒及水口存在干涉的条件下,将挡渣墙设计成异型挡渣墙,将挡渣墙两侧向远离冲击区方向扩展;挡渣墙的导流孔为方孔,导流孔的设置在挡渣墙底部;
3)在靠近中间铸流侧增加260mm高挡坝,配合挡渣墙底部的导流孔,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
4)挡渣墙上部支撑砖设置4块,同时由于底部的挡坝对挡渣墙也有支撑作用,使挡渣墙更加牢固不易垮塌。
按上述方案,稳流器底部的锯齿露出高度约40mm,倒角约45°。
按上述方案,导流孔与挡渣墙成60°倒角。
按上述方案,步骤3)中高挡坝的高度为260mm。
实施本发明的改善三流中包流场的控制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稳流器进行优化,减弱钢包铸流冲击所引起的强烈涡流,可降低钢水卷渣的机率,促进钢水夹杂物的上浮。同时对稳流器的导流孔进行优化,减弱钢水对挡渣墙的冲刷,可降低挡渣墙垮塌的风险。
2)对中包挡渣墙外形结构进行优化,扩大冲击区体积,同时避免钢水通过挡渣墙导流孔后直接流入中间铸流浸入式水口,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
3)配合优化后的挡渣墙,在中包内设置挡坝,特别是在中间铸流两侧设坝,可明显改善钢水在中包内的流动轨迹,延长钢水在中包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常规三流中包内衬示意图;
图2为常规中包稳流器示意图;
图3为常规三流中包挡渣墙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药辅助支撑车
- 下一篇:一种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萌生的试验测量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