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3563.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韩世刚;焦鹏飞;张欢飞;蔡旭东;贾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智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4F1/12;B60L53/12;B60L53/16;E05F15/616;E04H6/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264204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海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旋转 夹持 复合 无人机 自动 机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包括巢体和安装在巢体顶部的可开合的巢盖,巢体内还安装有内舱,内舱顶部还安装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安装有夹持对中装置,夹持对中装置上还安装有触点充电组件。本发明的旋转平台上方安装有夹持对中装置,夹持对中装置与旋转平台一起转动,可使夹持对中装置跟随无人机的航向转动,减小无人机降落时夹持对中装置与起落架的夹角,无人机更容易快速的夹持到指定位置;可减少夹持对中装置的运行时间,同时缩短自动机巢的单次运行时间,提高效率,避免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已在电力巡线、石油管线巡线、边防、海防、交通救援、森林防火等领域广泛使用。复合翼无人机大载重、长航时等技术特点。适合山区、沙漠、岛礁等不具备建设机场,但需要大载重、长航时的执行飞行任务。但是在以上条件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使用时,对无人机的使用和维护要求更高。因此,为了提高无人机的执行任务能力和减少维护保养次数,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设计一套具备无人机自主回收技术的自动机场,实现复合翼无人机自动回收充电。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采用以下技术实现无人机的夹持归中及充电。第一类是通过无人机降落在可升降旋转平台上,旋转平台先旋转至适合夹持归中机构夹持的方位时停止旋转,然后升降平台下降至夹持机构可夹持无人机的位置,夹持机构对无人机进行夹持归中,从而实现无人机指定位置的降落和;第二类是旋转平台不升降,夹持归中机构安装在旋转平台外,当无人机降落至旋转平台时,旋转平台将无人机旋转至夹持归中机构可夹持的状态,然后夹持机构夹持无人机进行充电等工作。
基于以上两种技术方案都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首先第一类自动机场在工作时,由于无人机是在未夹持状态旋转和下降的。在大风条件下,无人机容易受侧风的影响,出现侧滑、侧翻等安全隐患。这类自动机场的旋转平台因为有升降机构结构相对复杂增加了维护难度,同时旋转平台降落后与巢体之间存在缝隙,不利于三防要求,旋转平台下方容易漏水、存水等,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第二类自动机场除了有和第一类自动机场有相同的技术不足之外,由于复合翼无人机起降过程中受风向的影响较大,其尾翼在着陆过程中需要处于旋转状态以抵抗风力对降落定位带来的影响,第二类自动机场的设计则会造成尾翼与夹持机构或巢体干涉碰撞的风险,增加夹持归中机构和充电设备的技术难点。因此如何同时保证机巢的密封性和飞机起降时的抗风性能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载设备与夹持归中机构或巢体干涉碰撞的风险及内舱密封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旋转夹持的复合翼无人机自动机场,包括巢体和安装在巢体顶部的可开合的巢盖,所述巢体内还安装有内舱,所述内舱与巢体的高度相同,所述内舱顶部还安装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安装有夹持对中装置,所述夹持对中装置上还安装有触点充电组件,所述旋转平台下方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内舱为封闭空间,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内舱的外部;
所述夹持对中装置包括平行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X1轴和X2轴以及平行安装在X1轴和X2轴上方的Y1轴和Y2轴;
所述与X1轴和X2轴分别嵌入旋转平台,X1轴和X2轴的顶面与旋转平台上表面平齐;
所述触点充电夹持装置安装在Y1轴和Y2轴上且能够沿着Y1轴和Y2轴移动,用于对无人机进行Y方向夹持并进行有线充电;所述Y1轴和Y2轴用于对无人机进行X方向夹持。
Y方向为与Y1轴和Y2轴平行的方向,X方向与X1轴和X2轴平行的方向。
夹持对中装置可以随旋转平台的转动而转动。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智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智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