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零件结构图的系统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3714.2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零件 结构图 系统性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塑胶零件结构图的系统性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运行Moldflow完成对该塑胶零件的分析报告;2、评估塑胶零件翘曲变形参数;3、在三维软件中针对塑胶零件局部翘曲部分进行方案的设计优化;4、核对塑胶零件的最大形变翘曲值,自定义该塑胶零件公差尺寸精度级别:高精度或者一般精度;步骤5、该塑胶零件在总装图零件配合间隙的优化方案、塑胶模型方案在分析报告中最大翘曲值、GB/T14486‑2008中塑胶零件尺寸公差选用级别对比;6、得出最佳塑胶零件的结构设计图、最佳塑胶零件分析报告、最佳塑胶流道系统及最佳塑胶模具结构图。本发明能快速、高效、系统性解决塑胶零件品质异常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零件结构图的系统性优化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嵌入式、立式、吊臂式的通讯设备不断推出新产品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其整机品质是由关键的塑胶零件主控模块塑胶后盖及其它关键零件的品质决定。
塑胶零件主控模块塑胶后盖在零件结构设计阶段即可实现到整机装配环节对其各个阶段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预判,我们针对塑胶零件结构设计图进行系统性优化设计,以满足塑胶零件尺寸公差及塑胶零件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塑胶零件的品质异常包含:缩水、料花、流纹、零件局部翘曲形变、熔接痕等缺陷,造成塑胶零件品质异常因素:塑胶零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塑胶零件结构设计图是否经过专业塑胶模流分析软Moldflow进行分析并针对塑胶零件结构设计图细节问题进行改进,以满足塑胶零件尺寸公差及塑胶零件总装图的零件的装配技术要求。同时我们有必要对后端的塑胶模具结构进行设计,如果后端塑胶模具结构设计不理想,从整个系统环节来讲是不利的,会导致前端新产品品质缺陷,开发周期过长,研发投入风险加大,如果塑胶模具结构设计不理想,后端反复休模、试模、严重情况甚至导致塑胶模具报废等不确定因素产生。因此一种塑胶零件结构图的系统性优化设计的方法是我们结构设计工程师把握前端塑胶零件结构设计及掌控后端塑胶模具设计成功的“法宝”。
专利号CN108549764A公开的一种基于Moldflow分析的汽车仪表结构优化方法,但其存在以下缺陷:
1、技术核心Moldflow没有提出塑胶零件最佳进浇点,没有提出最佳进浇点数量,没有提出涉及模具结构细节,仅把期待寄托给后端的模具工程师和模具调机工程师,不能确保塑胶零件尤其是复杂塑胶零件的品质;
2、其对模具结构及产品研发中的塑胶零件品质整体把控认识存在局限,甚至没有提及后端塑胶模具流道系统结构、塑胶模具结构设计方案、塑胶模具最佳进浇点、塑胶模具最佳进浇点数量;
3、塑胶模具最佳进浇点及最佳浇口数量这一Moldflow仿真分析软件的核心技术部分没有提及,这不仅涉及模具结构、涉及模具结构简易程度、更涉及模具费用、涉及Moldflow塑胶零件仿真分析最佳准确率报告的质量,甚至该发明的Moldflow塑胶零件仿真分析报告衔接后端模具工程师时候会误导模具结构设计师,导致模具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隐患。
CN108549764A发明专利存在本质的技术缺陷、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即如何避免和降低塑胶零件缺陷。如果后端模具工程师参考其塑胶零件Moldflow分析报告资料,甚至会给模具结构设计带来隐患,甚至可以推断该发明专利中的塑胶零件结构图不是最佳结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零件结构图的系统性优化设计的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上游研发创新型企业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下游制造企业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具维护工程师模具试模工程师,多凭经验来设计、制作及生产塑胶零件,没有系统性的整合控制方法,导致上游研发创新型企业、下游制造企业设计、制作、生产塑胶零件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塑胶零件质量异常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