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4516.8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为;杨俊伟;张凤平;朱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包括减震器筒和设置在减震器筒外壁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包裹在第一支架外壁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将第一支架部分露出,露出的第一支架与减震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材料与减震器筒的材料相同,第一支架的材料与第二支架的材料不同。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根据减震器筒、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材料对其进行制备,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还保证了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两轮电动车以电池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已具备基本的骑行、助力、显示速度、显示电池电压、记录里程等功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
两轮电动车的前轮设置有支撑架,对两轮电动车进行支撑,现有的两轮电动车前轮支撑架通常全部由铝或铁制成,采用全铝制备支撑架需采用浇铸工艺,生产效率低且后序加工工序多,成本也较高。而采用全铁制备支撑架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机加工,导致得到的支撑架精度较低,无法在其上安装碟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并保证加工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撑结构,其包括减震器筒和设置在减震器筒外壁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包裹在第一支架外壁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将第一支架部分露出,露出的第一支架与减震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材料与减震器筒的材料相同,第一支架的材料与第二支架的材料不同。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减震器筒和第一支架的材料为铁,第二支架的材料为铝。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将第一支架定位在模具上,第二通孔用于将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将第一通孔露出。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二支架上设有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用于固定前轮轴,第五通孔用于固定前碟刹,第一支架的边缘设有与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一缺口和与第五通孔对应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环绕第四通孔设置,第二缺口环绕第五通孔设置。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二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三缺口,第三缺口露出第一支架的边缘。
一种支撑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采用相同的材料分别制备第一支架和减震器筒;采用与第一支架不同的材料在第一支架的外周设置包裹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部分露出于第二支架;将露出的第一支架与减震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采用相同的材料分别制备第一支架和减震器筒包括:采用冲压的方式制备第一支架;采用与第一支架相同的材料制备减震器筒;采用与第一支架不同的材料在第一支架的外周设置包裹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部分露出于第二支架包括:采用与第一支架不同的材料在第一支架的外周铸造包裹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边缘露出于第二支架;将露出的第一支架与减震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包括:将露出的第一支架焊接在减震器筒的外壁上。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采用冲压的方式制备第一支架包括:采用冲压的方式制备第一支架并在第一支架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采用与第一支架不同的材料在第一支架的外周铸造包裹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边缘露出于第二支架包括:采用与第一支架不同的材料在第一支架的外周铸造包裹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并在第二支架的表面形成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露出于第三通孔,第一支架的边缘露出于第二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4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