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及织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5011.3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思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4 | 分类号: | A43B23/04;A43B23/02;A43B23/08;A43B23/07;A43B1/04;D04B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李竞涛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头 衬里 针织 鞋面 织造 方法 | ||
1.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鞋面具有鞋帮本体和包头衬里,所述鞋帮本体和包头衬里通过横机一体织造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鞋口罗文,所述鞋帮本体、鞋口罗文和包头衬里通过横机一体织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本体具有外层织面和内层织面,所述包头衬里与内层织面针织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头衬里具有头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针织鞋面的内层织面针织为一体,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具有宽度逐渐收缩的第一收缩段;所述头部具有扇形构造,所述扇形构造的弧形端尺寸适应鞋头尺寸,所述扇形构造的径向收缩段与固定部的第一收缩段连接形成适应包头的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径向收缩段与固定部的第一收缩段为一体针织形成所述凸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织面和内层织面是织造为一体的结构。
7.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在横机上按照从头部弧形端向固定部第一端的方向织造包头衬里;
步骤S20:将包头衬里的最后一个编织行通过翻针操作以其相邻线圈之间间隔一个或多个针位的方式翻转挂设到横机的第二针床上;
步骤S40:利用横机的第一针床织造鞋帮本体的外层织面,利用横机的第二针床上未挂设包头衬里的针位织造鞋帮本体的内层织面,在预设节点通过翻针操作将包头衬里和鞋帮本体的内层织面编织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利用横机的第一针床织造鞋帮本体的外层织面,利用横机的第二针床上未挂设包头衬里的针位织造鞋帮本体的内层织面;
步骤S42:当织造至鞋头的预设节点时,在第二针床上通过翻针操作将包头衬里和鞋帮本体的内层织面编织在一起;
步骤S43:继续编织完成鞋帮本体的剩余部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鞋帮本体的编织方向为从鞋帮领口向鞋头方向编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S20和步骤S40之间还包括步骤S30:编织鞋口罗文。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包头衬里的最后一个编织行挂设到第二针床时,相邻线圈之间间隔一个针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中,所述鞋帮本体以第一针床满针编织、第二针床隔针编织的方式形成外层织面满针内层织面隔针的织造在一体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编织从头部弧形端到径向收缩段的初始行位置;
步骤S12:编织径向收缩段,编织换行时每一行两侧最外端线圈挂在针床上不进行脱针操作;
步骤S13:径向收缩段最后一行编织完成后,进入固定部第一收缩段的编织,第一收缩段编织时每一行的两侧最外端线圈连接径向收缩段挂在针床上未脱针的线圈;
步骤S14:完成第一收缩段编织后,继续完成固定部第一端的编织。
14.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带包头衬里的针织鞋面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床为前床,所述第二针床为后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安丹达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50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