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5688.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王小花;罗楚平;夏雪芹;陆晨曦;吴静雨;杨雪婷;罗科程;孙恬晋;赵颐;覃雨婷;张金峰;田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5;C12P21/02;C07K7/06;A61K35/742;A61K38/08;A61P31/2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七街三号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霉素 基因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敲除或者失活菌株基因组中负调控基因SpoⅢD和/或Spo0AⅡ所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调控基因SpoⅢD,Spo0AⅡ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Bs916。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SpoⅢD,Spo0AⅡ编码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Bs916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到部分SpoⅢD,Spo0AⅡ基因片段;
(2)同源重组质粒载体pMUTINSpoⅢD的构建:扩增的SpoⅢD基因片段经过双酶切,然后连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质粒载体pMUTINLoc中,构建同源重组整合质粒载体pMUTINSpoⅢD;
(3)同源重组质粒载体pUCSCSpo0AⅡ的构建:扩增的Spo0AⅡ基因片段经过双酶切,然后连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质粒载体pUCSCSrf中,构建同源重组整合质粒载体pUCSCSpo0AⅡ;
(4)SpoⅢD基因失活突变菌株ΔSpoⅢD的构建: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MUTINSpoⅢD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Bs916得到高产罗克霉素的SpoⅢD基因失活突变株ΔSpoⅢD;
(5)Spo0AⅡ基因失活突变菌株ΔSpo0AⅡ的构建: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UCSCSpo0AⅡ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Bs916得到高产罗克霉素的Spo0AⅡ基因失活突变株ΔSpo0AⅡ;
(6)SpoⅢD与Spo0AⅡ双基因失活突变菌株ΔSpo0AⅡ+SpoⅢD的构建: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UCSCSpo0AⅡ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Bs916突变株ΔSpoⅢD中得到高产罗克霉素的SpoⅢD与Spo0AⅡ双基因失活突变菌株ΔSpo0AⅡ+SpoⅢD。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引物为SpoⅢD-F(5’-TTTAAGCTTAAAAGAACCGGCGGAATCGT-3’)和SpoⅢD-R(5’-TTTGGATCCCTGACATTTCCGCTTACCTG-3’)用于扩增SpoⅢD基因片段;Spo0AⅡ-F(5’-TTTAAGCTTCTTTTCCCGCTTGTCTTCTC-3’)和Spo0AⅡ-R(5’-TTTGGATCCTTCTTGTACTTTAGTTTCGT-3’)用于扩增Spo0AⅡ基因片段。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在发酵生产罗克霉素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通过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罐发酵:将菌种活化后制备种子液,按照体积比10-20%接种量接入新鲜的发酵培养基,开始发酵,发酵过程中控制pH稳定在6.8-7.2,温度维持在35-38℃,溶氧在25-35%之间;发酵周期40-50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g/L,麦芽糖浆40-50g/L,玉米浆15-20g/L,尿素0.6-0.8g/L,K2HPO4 7g/L,MgSO4·7H2O 0.35g/L,FeSO4·7H2O 10mg/L,(NH4)2SO4 3g/L,MnSO4·H2O 0.05g/L,VB1、VB3、VB5、VB12、VH各1-3mg/L,pH 7.0-7.2。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罗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在制备用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生物试剂中的应用。
10.一种SpoⅢD和/或Spo0AⅡ编码基因在调控枯草芽孢杆菌罗克霉素产量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56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弯折一体式阴道内窥镜
- 下一篇:电容触摸屏的修复电路